济南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社区规划方案——《济南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成果解读(五)
您心目中的理想社区是什么样的呢?针对济南老城区、新城区不同问题与特征,市规划局选取制锦市街道、王舍人街道08-12-13-14街区两个不同的典型案例,差异化制定社区生活圈规划方法,为不同类型的地区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公共服务策略提供参考和建议。小编带您去看看这俩社区生活圈怎样规划的?
制锦市街道位于济南古城西北隅,大明湖西侧,隶属天桥区,面积0.72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内有五龙潭公园和市青少年宫,以单位宿舍、老旧公房为主,人口密度较高、公共服务缺乏、空间资源有限、环境品质有待优化。
制锦市兴于明朝,因西门作为济南唯一的官道起点,逐渐汇聚起了民居街巷,并在清朝后期逐步由菜市变为作坊店铺,“制锦”的名称即由酸枣枝“棘榛”谐音而来。
1902 年省城街巷全图中的制锦市街区
1904年济南开埠通商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制锦市工业发展,在排水便利的铜元局前街、铜元局后街、东流水街、锦屏街和锦缠街一带集中了大量实业工厂,民居则集中在西南边的上元街、福康街一带。
1947年济南市街道详图中的制锦市街区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大潮中,工厂逐渐改造、外迁、消失,现在的制锦市楼房林立,以居住功能为主,只有狭窄弯曲的道路、逐步更新的厂房、楼间偶存的门楼古树,依稀透露出街道百年的沧桑。
制锦市街道2016年常住人口2.1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07万,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制锦市街道以居住为主,有较多的政府单位,也有部分工业厂房。
通过多种途径挖掘社区可更新的潜力资源,梳理类型,探讨多样的利用途径。分析面临的问题,针对社区发展提出建议,结合更新资源,统筹考虑,提出面向社区的具体更新策略。梳理内容,制定社区更新“一张蓝图”与行动计划。
规划提出“美好家园、缤纷制锦”的社区建设目标,采用城市局部更新的方式,以在有限空间资源中存量挖潜和微小更新为主要手段,完善生活圈服务,提升地区环境品质。提出旧改地块整体更新、闲置建筑再利用、消极空间激活、街巷出行优化等规划策略。
①集中补缺:造纸厂、制鞋厂等旧厂房重新开发利用
②资源挖潜:部分闲置用房及拆违改造的门面房重新利用
②闲置空间更新改造及拆违拆临地块活化利用
制锦市街改造:控制路边停车,拓宽人行道,保持街道界面连续,打造“社区高街”
铜元局前街改造:沿护城河环境优良,打造滨河跑步道、自行车道,形成慢行试点
制定社区规划实施计划“一张蓝图”,结合“双修”试点工作,制定项目行动计划,聚焦设施增补、空间优化、街巷提升,规划12类行动,分期落实40余处建设改造项目。探索并推动以街道办、居委会为主体,全过程公众参与,共享共治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更新方式。
新城区未建设区域典型社区——王舍人街道08-12-13-14街区
位于济南新东站片区,隶属历城区王舍人街道。该生活圈面积约5平方公里,重点针对待出让的13街区,提出社 区规划方案,并考虑街道生活圈的服务缺口不足的可行性。规划方案进一步与后续的街区控规及土地出让条件衔接。
王舍人街道办事处行政范围 目标街区区位
①优化地区功能配置,引领社区有序发展
②完善服务设施配置,集约复合利用土地
③统筹公共开放空间,构建舒适慢行网络
补充周围区域所缺街办级服务设施配置,完善卫生设施布点,落实养老服务各项指标,服务全年龄段的教育学习配置。
细化邻里级服务设施配置引导,建设“一站式”邻里中心。规划形成一处18班幼托和两处包含社区基层办公设施、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站、社区养老、副食品市场等功能的“一站式”邻里中心。建设规划社区活力街道,串联轨道交通站点和两处邻里中心和社区内部,沿街设置日常生活性、便利性商业服务设施及部分社区级服务设施。
这是不是您心目中理想社区的样子呢?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建设,将让居民切身感受到看得见的改变,提升居民社区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在今后的规划工作中,我们将努力通过科学的规划引领和高效的服务保障,构建多元完善的社区生活圈服务体系,与您共建宜居、宜业、共建、共享的美好泉城!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