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五里沟】探寻槐荫百年商业基因!尽在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
一座城是一本书,当你踏足这片土地,就是展开了一幅属于这个城市的历史画卷。在济南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博古通今贯穿济南商埠历史,记录了百年以来,商埠发展历史变化过程,它就是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
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于2012年5月建成开馆,位于槐荫区经四路370号(公交k58/k101/k29/k59/k13路可达)全馆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分为自开商埠、工商经济、多元文化、社会百态、古城新生、二次开埠六个展厅。
博物馆共展出历史文物200多件,馆内不仅保留了商埠早期的实物资料,还利用展板、蜡像等多种材料复原了当时的工业盛景,具有很高的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翻开商埠历史文化的画卷,一起走进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感受济南商埠文化魅力。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开始大肆掠夺山东的物产资源,准备在山东修建一条铁路。1904年德国人修建的胶济铁路即将开通之际,时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为了抗衡德国的扩张,挽回国家利权,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联名向清廷奏请在济南城外自开“华洋公共通商之埠”。
当时很多外国侵略者以武力胁迫开埠不同,济南的商埠在行政管理、市政建设、司法等方面具有独立主权,并明确规定了涉及邮政、电报、电话的事宜均由国人担任。
从此,济南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头部个主动自开商埠的内陆大城市,掀开了济南近代对外开放与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篇章。
由于外资商业、文化不断涌入,开埠后的济南商埠市场上涌现了许多新商品,各种不同风格的洋房建筑也频繁在商埠亮相,人们受到了新观念的冲击,开始吃西餐、穿洋装、看电影,逐渐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商埠发展的大幕由此逐渐拉开。
纺织、印染、化工、造纸、机械五金等支柱型轻工业在济南逐渐兴起,其中面粉、火柴、纺织蕞为发达,曾鼎盛一时。此时的济南已经成为了北方纺织业和面粉业的经济中心。
商埠的繁华为济南带来了很多个“头部”,如1904年诞生的济南头部家电影院——小广寒电影院、济南头部处商埠公园——后改名为中山公园,1905年诞生的头部家戏院——兴华茶园,1906年诞生的头部所外国洋行——礼和洋行分行,1906年诞生的济南头部家外国银行——德华银行。这些富有西式风格的特色建筑是济南商埠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他们坐落在经纬交错间的一角,带着浓厚的历史使命续写着济南商业文化的******。
到了1926年,济南城关及商埠两地区的商户已达6700多家,成为了清末“自我对外开放”蕞成功的城市。不计其数的洋行、银行、老字号及商场在老商埠扎堆,其中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更是成为了清末时期城市商业发展的典范。
商埠的开辟使得济南的商业地位在国内城市中扶摇直上,头部次由政治中心成为全省的经济中心,加快走向现代化的步伐。
商埠的开辟使得济南的商业地位在国内城市中扶摇直上,头部次由政治中心成为全省的经济中心,加快走向现代化的步伐。到1945年,商埠租地已近70公顷。
受“五三惨案”、“九一八事变”等事件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济南商埠开始走向衰败,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到了严重打压,无数的商行和工厂遭受到了破坏,老商埠的发展进入萧条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埠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生产设备陈旧、基础设施落后、新兴商业带来的冲击等问题,商埠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文化艺术交易会展中心的建立、京沪高铁西站的规划建设,为济南商埠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济南老商埠开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紧跟经济发展趋势,与第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全面改革规划,重振当年经济雄风。
纵观百年商埠发展历史,更像是济南商业发展自我革新的一次伟大尝试。作为北方重要的内陆城市之一,如今济南的城市经济水平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商埠文化也成为了带动济南商业发展的重要一脉。
尽管曾经的繁华被视作昙花一现,刻进了时光的碎片,但经过岁月洗礼的建筑,仍旧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刻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走进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漫步展厅,穿梭在历史时光的长廊中,了解济南商埠的历史变迁,感受百年商埠文化的魅力,开启时光记忆的长河,重回那个繁荣的年代,见证百年商埠不朽的******。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