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市中”聚力笃行铸强发展之核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12月11日,中国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中共济南市市中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市中区下一步发展锚定远景目标,找准方位坐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中体现更多‘市中担当’、贡献更多‘市中力量’!”初心如磐,信念似铁,市中区委书记刘科的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向市中全区上下发出了动员令。下一步,市中区将继续咬定目标,拼搏实干,用担当实干为群众幸福生活再加一份美好,用实绩实效给强省会建设再添一抹精彩。随着强烈信号的释放,预示着下一步市中区将以更高的站位彰显“市中责任”,以更新的实绩展现“市中作为”,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人民至上,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为主线,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防范化解风险两大任务,突出社会治理、改革开放、制度机制三个关键,强化战略、空间、产业、环境四个支撑,锚定未来高质量发展目标突破提升,奋力推动市中区工作走在前、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此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对2021年工作的总结回顾,也是市中区深化发展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切实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深植进头脑里、落实到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的有力举措。
2021年,是市中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起势之年,也是市中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市中区在担当与实干的干事创业路上深入领悟高质量发展的真谛,在形形色色的挑战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中掌控稳步前进的节奏,在迎面而来的创新发展浪潮中积极有为、乘势而上,各项工作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态势局面。回首一年来的奋进时光,一个个闪光点让人应接不暇:
这一年,市中区坚持善谋善为,在厘清思路中坚定方向,站位省、市发展大局,主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强省会战略,主动融入“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深入研究、精心谋划,以我为主、高标打造“济南中央活力区”“济南中央商埠区”“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三大市级战略,发展路径愈加清晰明朗,以全新姿态迎来发展新机遇;
这一年,市中区坚持突破突围,在拓展空间中拉开框架,分时序、分阶段推进18个项目、2293户、约53.57万平方米的征收拆迁清零,加快万科望岳创新中心等2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成土屋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着力打造城郊版乡村振兴“市中标杆”;
这一年,市中区坚持聚焦聚力,在壮大资源中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与国网济南供电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东中油昆悦、山东中油兴隆两家能源区域总部签约落地,打造全市唯一政府平台公司在日本设立的海外融资通道,盒马鲜生济南总部(首店)正式营业,落地中科院高精度磁场探测装备产业化等人才项目17个,引进4名顶尖人才,大力实施年度微改革微创新项目30项;
这一年,市中区坚持共建共享,在优化环境中赢得主动,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保持全市领先,创新构建“1+5”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大力实施“暖企、助企、兴企”行动,深化“来市中·好办事”服务品牌,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
这一年,市中区坚持倾心倾情,在改善民生中彰显温度,完成164万平方米、1.89万户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中小学、区属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等4个100%,加快推进“12100”民生工程,用心用情做好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一年,市中区坚持从严从实,在夯实党建中筑牢基础,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化“重温党史争先锋、重整行装再出发”主题活动,开展社区党组织评星定级和“一社区一品牌”创建活动,实施“红色物业”工程,城市基层党建焕发全新活力;
在2021年时代考卷上,市中人挥笔“答”得精彩,在追求“弯道超车”和“变道换向”的征程上逐浪前行,描画出拾级而上的精彩一笔。
成绩卓越,这是历史的回声;乘势而上,这是新时代的号令。乘着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东风,市中区站在了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眼下的市中区处处涌动着咬定目标、迎难而上的攻坚热潮,聚焦“突破”和“提升”,进一步抓住市中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在区域发展、产业培育、城乡融合、发展环境、组织队伍上突破提升,以坚韧不拔的“钉钉子”精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让各项工作有大的突破和提升。
聚焦“突破”和“提升”,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自觉把握规律、顺应趋势,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用新时代的眼光和标尺作牵引。基于此,市中区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着力将战略优势转化为赶超优势、着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切实把济南中央活力区、济南中央商埠区、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服务和融入全省、全市发展大局的关键桥梁,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围绕融入“黄河”、助推“西兴”、传导“东强”、拓展“中优”、服务“南美”,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在市中区设置功能型总部、投资高能级项目、招引高层次人才,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一个区域要想变强,离不开产业发展实力变强。市中区坚持实体经济围绕强支撑布局,优化调整区域工业用地、产业用地布局,继续用产业化思维和“行政+市场”手段“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山东硅钢加工中心有限公司、奥地利阿斯塔高端电磁线加工项目、国网思极电力基础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等已签约项目的落地达效;产业方面,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将拆迁出地任务、招商引资任务有序统筹起来,有重点、有选择地明确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建立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质效兼备的现代产业体系;效能提升围绕强改革聚焦,在全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泉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城工业基地等园区的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在全面深化城投等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深化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质效。
方向明,则发展兴;定位准,则赶超劲。市中区认清了工作形势,确定了工作思路,为未来发展把好了方向。从当前看,市中人更需沉下心来、聚起神来、投入进去,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形成基本面。该区将坚持项目拉动、区域联动、合力推动,抢抓济南市“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老城区稳妥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保持对总部经济的吸引力,真正实现空间优化、品质提升。新开发片区集中连片高效释放空间,尽快完善配套、提升后劲,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形成宜居宜业的新发展极。农村区域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农村自建房整治,重点做好农村道路、供水等设施的建设管护,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市中全区上下一心,打破部门壁垒、沟通壁垒、信息壁垒、数据壁垒,做好经济、城建、城管、环保等领域的政策协调、组织协调、工作协调,推进各方“围绕项目转”“聚焦项目干”,做到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层层落实,实现乘数倍增效应,取得发展蕞大效益。
市中区经济需要焕发新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同样需要脚踏实地见真功。围绕“硬环境”,市中区将坚定不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公园城区”建设,让“推门见绿、移步入园”成为市中常态,保持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全市领先。围绕“软环境”,市中区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便民,进一步加快政务流程全面优化、效率提升,持续开展“暖企、助企、兴企”行动,真正让企业“办好自己的事”;聚焦惠民,坚持教育优先,深化党建引领下的集团化办学机制,进一步落实“双减”要求,持续推进医疗、养老、体育、文化等优质资源均衡布局;聚焦富民,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就业问题,切实织密民生“保障网”;聚焦安民,扎实推进各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风险防控要求落实到每个领域、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真正把基础夯实筑牢。
美好蓝图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在市中人看来,重点工作的突破提升必须以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突破提升作为先导,基于此,市中区“关键少数”将当好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奋发有为,把握和顺应新理念、新阶段、新格局,始终坚持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仰仗人民,惠及人民、造福人民,始终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真正把全区上下的力量凝聚起来,坚定不移在新征途中攻城拔寨、建功立业。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如今,市中区迎来了又一次蹄疾步稳、疾行向前的“冲刺跑”,唯有击鼓催征、奋楫扬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新时代、新市中,加快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市中区将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拉升境界标准,强化责任担当,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意气风发、敢想敢干,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