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明珠”加速闪耀大河之畔!济南起步区建设成绩斐然、重磅规划出炉
作为承载着各方厚望和百姓期待的未来希望之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步都格外引人关注。
肩负着这一厚望和期待,这座未来希望之城的建设发展进程不断提速。
2022年8月末,在临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三周年之际,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再迎建设发展大事和利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印发,作为起步区4个综合性规划之首,这一规划擘画了起步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就在不久前,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若干政策》,提出了8个方面32条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省市共同推动起步区加快建设发展的合力更为强劲。在这一大背景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个“镶嵌在黄河流域的蕞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正加速闪耀于大河之畔,其崭新未来令人倍感期待。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三年来,
省市聚力做好“黄河文章”成绩斐然
时间回溯到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大河新篇”就此迅速起笔绘就。万里黄河,于奔流不息中更显生机勃勃。
建立省级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分年度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集中实施350个项目,年度投资超过1700亿元,目前已完成超1000亿元;推动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际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牵头成立黄河流域科创联盟、产教联盟、要素市场化交易联盟等,今年,7大类60个合作项目、44个重大活动稳步推进;重点推进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和128条中小河道防洪治理、242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等。放眼齐鲁大地,三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山东省会,做好“黄河文章”是济南必须扛实的担当、完成好的重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更是为济南加快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而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正是构成这一机遇的关键一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并且,国家明确支持起步区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政策。机遇和利好之下,济南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起步区规划建设”,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动起步区加快建设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零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黄河济泺路隧道、黄河凤凰大桥等建成通车,累计开工市政道路约150公里,黄河大道一期青银高速以南段顺利通车;在生态保护方面,累计新增绿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市民中心等一批高星级绿建项目投入使用,“零碳未来生活社区”等超低能耗技术平台加快布局;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累计签约高端优质项目132个、总投资3161.2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含中国500强)企业项目38个、央企项目24个、省企项目35个;在民生保障方面,开工建设总面积达644万平方米的11个安置区,同步配套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做优“15分钟生活圈”起步区这座未来希望之城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速,发展成绩斐然,为山东做好“黄河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发展再按“加速键”
放眼大河之畔,如今,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快建设发展的“省市合力”澎湃涌动,令人倍感振奋。
据介绍,山东省和济南市成立了省、市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起步区管委会,分别承担省、市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并且,优选13个省直、市直部门组成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充实专班并进驻起步区管委会一线办公,建立与起步区管委会的工作对接机制,支持起步区发展。如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1+4+16+N”规划体系中的4个综合性规划,已经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头部次会议研究审议,其中就包括《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另外,生态保护规划和大桥组团城市设计也将陆续发布。而“1+ 4+16+N”规划体系中的16项专项规划,目前均形成稳定成果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动态更新,总体城市设计、用地管理体系等6个规划研究及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加快推进,“多规合一、互为支撑”的科学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同时,起步区也同步推进重点片区规划全面提升细化工作,对省会城市副中心大桥组团的规划进行反复推敲、认真研究,初步拟定形成了“1+3+2+2”推进思路。其中,在项目实施层面,围绕黄河博物馆和黄河明珠塔2个重点项目,分别开展建筑方案编制和选址研究工作,确保高展示度落地。
作为指导起步区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上述4个综合性规划之首,此次正式发布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擘画了起步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8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这一发展规划。据介绍,这一发展规划分为四大部分、十三章,阐释了起步区建设的发展基础和机遇挑战,明确了起步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并提出了空间格局、生态保护、水资源集约节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区建设、开放合作、文化传承、民生保障、深化改革十大领域的重点任务。其中,在坚决走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之路方面,这一发展规划要求把创新作为培育新动能的核心动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创新生态链;在突出打造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方面,这一发展规划围绕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方向,积极探索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提出建设绿色低碳新城、数字智慧新城、品质宜居新城、安全韧性新城。随着这一发展规划的出炉,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发展新未来更是跃然纸上。
尤其令人倍感振奋的是,据介绍,今年5月20日,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头部次会议研究通过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重点任务省直部门(单位)分工方案》和《省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重点工作和任务分工;8月22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若干政策》,提出了8个方面32条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省市支持起步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在重磅发展规划出台、有力支持措施出炉的大背景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建设发展再按“加速键”。
战略定位明晰、产业发展方向锚定,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发展未来可期、令人憧憬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赋予起步区要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这“四个新”的定位,而此次出炉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对这“四个新”进行了解读与阐释。例如,在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方面,提出将践行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基本要求,建设黄河下游标志性生态廊道,在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作出新示范;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探索节水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打造节水典范新城,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上作出新示范;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示范;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在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上作出新示范,为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当好引领。在形成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方面,提出将充分发挥政策集成优势和先行先试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高效集聚高能级创新资源,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高起点布局产业生态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擎,为山东乃至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样板、提供借鉴。
产业强,则区域强。上述发展规划对起步区的产业体系进行了整体谋划,提出将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并明确了发展细分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高端装备产业将重点发展航空动力装备、节能环保设备、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发展光电信息材料、绿色建筑、氢能源等;高端服务业将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智慧物流、商务会展、节能低碳管理、文化旅游等。同时,着眼于未来,上述发展规划提出将瞄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前瞻布局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加速构建先发优势,率先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建设成绩斐然、机遇千载难逢、前行更添助力、产业发展方向锚定在机遇和利好叠加的大背景下,展望不久的将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座未来希望之城将加速崛起于大河之畔,令人倍感憧憬和期待。
原标题:建设成绩斐然 重磅规划出台 “璀璨明珠”加速闪耀大河之畔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