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省会名士馆 打造文化产业园
本报12月13日讯(记者 王彬)“开门写报告”活动启动首日,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通过热线电话、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提供“金点子”,为明年的政府工作出谋划策。其中,“文化济南”建设成为市民网友建言的热点话题之一。
济南日报市民记者“泉城可顺”表示,自从杜甫在历下亭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一千古名句,济南与名士、齐鲁与名人就差不多画上了等号。“诗城词都”“曲山艺海”、各行圣贤彰显着济南不凡的人文蕴藏与文化根脉。九曲黄河由鲁入海,滔滔黄河水哺育了齐鲁先贤,承延了山东文脉。作为省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可称颂的历史人物、文物遗迹、文化元素、人文符号等不胜枚举。“圣人孔子、亚圣孟子、兵圣孙子、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武圣秦琼,还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戚继光、蒲松龄等,都是山东人或游历过山东和济南……他们同近现代的王尽美、邓恩铭等名人志士,都是山东和济南的光耀。”
“泉城可顺”表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至今没有建起系统的、现代化的名人名士场馆或游园。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名人名士场馆或游园。比如,深圳建设了首个人才主题公园——深圳人才公园,安徽建设了全国首家地方籍名人展馆——安徽名人馆。此外,浙江平湖名人馆、西安大唐不夜城等人文地标也值得借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后,山东和济南结合实际,编制多个专项规划,推动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文化传承。“泉城可顺”建议,在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及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打造“文化济南”,像建泉水博物馆一样,进一步挖掘提炼省会文化,在西部新城、园博园、华山湖公园或沿黄旅游观光带等合适位置,谋建省会名人名士馆园,以形成聚集人才名士的文旅效应,增强省会城市的文化旅游内涵及吸纳游客能力,进一步擦亮“文化济南”名片,提升省会城市的人文形象与营商环境。
市民张女士来电表示,济南历史文化悠久,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明显。特别是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各类文化人士、艺术界人士众多,文化人才资源丰富。建议济南加强规划,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人才资源等优势,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网友“济南人”表示,当下科技发达,新媒体发展迅速,建议借助更多现代科技手段对济南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弘扬,让其更有生命力和传播力。
“开门写报告”活动,由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联合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12345市民服务热线、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济南广播电视台共同开展。活动结束后,将评选出“金点子”进行表彰奖励。我们真诚欢迎和期待您的积极参与!泉城济南,因您更精彩!
1.登录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在“开门听音,百姓参事,《政府工作报告》邀您一起写”栏目留言。
2.登录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百姓参事”栏目(http: //)或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微信公众号(jnsrmzfyjs)留言。
3.致电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通过热线官方微信、微博及热线手机APP留言,也可登录爱济南新闻客户端通过济南市掌上12345留言。
4.发送邮件至:《济南日报》新闻邮箱《济南时报》新闻邮箱dong.cn,舜网邮箱,爱济南新闻客户端邮箱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邮箱。
5.在《济南日报》《济南时报》、舜网官方微信微博,“爱济南”“新黄河”“济南发布”新闻客户端专栏、专题中留言,在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济南市文明创建智慧平台(“我爱泉城”APP、微信小程序)专栏、专题中留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