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山东:向着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目标奋力迈进

admin7个月前 (09-23)济南产业信息37

  2018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批复意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安排部署,全力推动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落地实施,奋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方案》印发以来,山东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部署推进,2018年为“动员部署年”,2019年为“工作落实年”,2020年为“重点工作攻坚年”,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三年初见成效”;2021年召开工作动员会议进一步细化部署“五年取得突破”重点任务,今年又组织全省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并召开总结交流会,环环相扣、纵深推进,确保新旧动能转换始终沿着既定目标加速前行。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山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山东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省新旧动能办主任孙爱军表示,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奋斗,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呈现出一系列根本性、标志性、系统性的深刻变化。

  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新旧动能办常务副主任石爱作介绍,近五年来《方案》实施总体上顺利,全省发展呈现增长速度快、结构效益好、后劲活力足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五年取得突破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重点任务全面落地,重大政策基本落实,成效凸显,山东交出了满意答案。”

  质量跃升。新动能主导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近四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8%,2021年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增长4%、同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284.5亿元,税收占比达到75.2%、比2017年提高2.7个百分点;今年1~9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532亿元,同口径增长5.4%,好于全国0.2个百分点。近四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结构蝶变。产业结构全面优化,2021年全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7%、比2017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8.2%、比2017年提高13.2个百分点。能源结构深度调整,超额完成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任务,截至今年9月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37.7%、比2017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动力换挡。科技创新提速突破,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4万家,比2017年增长2.2倍。数字赋能态势强劲,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比2017年增长3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0万,国家级领军人才数量翻了一番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69万件、比2017年增长1.26倍。

  活力迸发。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整体水平位列全国头部方阵,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0%以上,全程网办率超过80%。截至今年9月底,山东市场主体总量1387万户,较2017年底增长71.9%;上市公司总量381家,其中代表新动能和高科技的上市公司占比超过九成。

  创新完善推进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释放动能转换发展潜能,完善动能转换工作保障。

  强化顶层设计。山东省委、省政府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头号”工程,成立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推进动能转换重大事项。同时,印发实施规划、实施意见,制定出台政策文件,构建了省市县三级联动、配套衔接的规划政策体系。

  强化协调推进。印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推进体系工作方案,聚焦“10+4”,建立“6个1”协调推进机制,即由省领导牵头、专班推进、规划引领、智库支持、联盟(协会)助力、基金保障,形成“统分结合、责权明确、运转高效”工作格局,促进资源集聚、力量集中、政策集成。

  强化督导考核。建立新旧动能转换监测报告制度,构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进程监测指数,并将“十强”产业、“四新”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推动形成同向发力、典型带动、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推出70项“一链办理”主题集成服务,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压减70%以上,目前超过300类电子证照实现“亮证即用”。山东还出台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20条政策措施,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明显提升。

  扩大高水平开放。出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45条意见,202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93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64.6%,今年1~9月份增长15.7%、高于全国平均5.8个百分点。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与世界500强连线等重大活动,累计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万家,5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落地项目166个;规划建设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引重点项目167个、总投资2430.7亿元。

  突出强化创新引领,培育壮大“十强”产业,塑强动能转换突破优势,着力增强动能转换动力引擎。

  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山东成功获批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电创新中心,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1家、省实验室9家、省重点实验室261家。目前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超30家,企业研发中心近1700家。

  打造一批市场化创新主体。累计争取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93家,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7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分别达到105家、245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9万家。

  打造一批关键性创新技术。取得时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统、国密算法物联网安全芯片、磁悬浮离心鼓风机等一批标志性成果,3个一类创新药获批上市,世界首座四代技术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在国家创新创效评选中,获4大类11个奖项,数量居全国首位。

  聚力培植优势产业链。聚焦9大产业领域42条关键产业链,绘制“1张图谱+N张清单”,确定112家“链主”企业,成立35个产业链共同体,开展省市一体补链延链强链行动,策划产业链重点项目460个,建立公共服务平台100个,服务企业4万多家。

  聚力培植优势集群。实施“雁阵形”集群提升行动,累计培育“雁阵形”产业集群143个、总规模达7.2万亿元,其中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4个,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7个、数量居全国头部。在此基础上,山东聚力培植优势企业,遴选支持“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217家、总营业收入达到2.6万亿元;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57家,其中国家级145家、居全国第2位;入选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居全国第3位,其中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157家、居全国首位。

  坚定落实“三个坚决”,致力于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着力筑牢动能转换产业支撑、拓展动能转换潜力空间,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劲支撑。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2018年以来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完成粗钢、焦化、水泥产能压减任务,对地炼产能进行整合转移,有序关停低效煤电机组。出台实施遏制“两高”22条措施,对新上“两高”项目严格执行能耗、煤耗、产能、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替代”,为新动能腾出了宝贵空间。

  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滚动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2018年以来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5万余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覆盖面达到70%以上,智能制造指数居全国首位,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支撑强劲。

  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集中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3个集成电路项目通过国家窗口指导,成功创建国家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10%以上,智能家电、高端服务器、声学光电等行业快速发展。

  强化战略牵引。山东省委出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编制实施省黄河规划纲要、“十四五”实施方案及生态环保、黄河三角洲保护等9个专项规划,谋划推出重点项目350个,完成投资2797亿元。同时,突出“三核引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建设并全面展开,青岛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提速,烟台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步伐加快。

  深化区域融合。出台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和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设立德州天衢、菏泽鲁西、烟台黄渤海、临沂沂河四个省级新区,打造区域融合的战略支点,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显著增强。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山东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工程化、项目化推进的办法,强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探索可复制借鉴的高质量发展特色路径,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支持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孙爱军直言,《意见》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目标任务升级版,是发展方向再聚焦,是指导全省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山东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努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本网所刊登文章,除原创频道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jinan.021cf.cn/index.php/post/337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招标】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省级生态工业园咨询服务采购

2022招标】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省级生态工业园咨询服务采购

  【2022招标】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省级生态工业园咨询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本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省级生态工业园咨询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160万元,招标人为济南先投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规模 本项目为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省级生态工业园咨询服务采购项目,根据《山东省省级生态工...

28栋楼同时施工、克服两轮疫情影响提前半年完工——拼了!365天历城擎起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28栋楼同时施工、克服两轮疫情影响提前半年完工——拼了!365天历城擎起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开工!”2022年2月25日,全省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项目所在地举行,同时该园宣布开工建设。   2023年2月25日,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中区在全市2023年“项目突破年”的引领下,将迎来“开园”。   该园区作为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五大园区之一、历城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建成后将为济南汇集百亿微电子产业...

刘强到历下区调研时强调:高标准规划定位高水平招商引资 为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刘强到历下区调研时强调:高标准规划定位高水平招商引资 为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4月13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强到历下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打造总部经济和金融机构的聚集区、数字产业化的高地、城市高品质的标杆、共同富裕的示范样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济南科技金融大厦,刘强检查...

后市是要加仓还是止盈?

后市是要加仓还是止盈?

  截止11月15日收盘,济南高新(600807)。今天小涨,很多粉丝后台私信我说:心动了,后市是要加仓还是止盈?不急不急,下面让我来好好给你说下济南高新现在值不值得投资。   综合行业或将迎来主升期,揭露背后投资逻辑   一、综合行业或将迎来主升期,揭露背后投资逻辑   要了解济南高新前,得先弄懂综合行业的投资...

商河展巨变梧桐待凤栖济南唯一省级医药化工产业园全面招商

商河展巨变梧桐待凤栖济南唯一省级医药化工产业园全面招商

  为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的机制优势,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5月21日,以“创新驱动下的生物医药新发展”为主题的“济南商河生物医药产业推广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济南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25个重点项目花落商河,总投资104.63亿元,全市唯一省级医药化工产业园商河医药化...

喀什地区农业机械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济南召开

喀什地区农业机械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济南召开

  此次喀什地区农业机械产业招商推介会的成功召开,既是推进鲁喀交流、强化区域合作的具体举措,又是全面学习山东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难得机遇,将助力喀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喀什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700余万亩,粮食播种面积660余万亩,棉花播种面积540余万亩,西甜瓜、红枣、核桃、巴旦姆、杏子、新梅等特色瓜果560余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

在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正在崛起全球蕞大柴油机产业集群

在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正在崛起全球蕞大柴油机产业集群

  2023年3月23日下午,山东省组织的“走文化廊道、进经济园区、看山东高质量发展”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来到了位于潍坊的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   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潍坊动力装备国际合作园)是潍坊市和高新区深入贯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部署,重点打造的“双招双引”高位平台,由高新区国有企业山东高创集团建设运营。产业园总规划占地面积3万亩,计划引进...

坚持“项目为王”济南全力突破打好招商“重拳”

坚持“项目为王”济南全力突破打好招商“重拳”

  2023年“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吹响了济南市新一年奋进的号角。癸卯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济南就抖擞精神,拿出了“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济南市投促部门作为项目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督导员、调度员、协调员、服务员”,责任在肩、任务艰巨。   2022年,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坚持“工业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