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龙桑寺镇:高粱红了日子火了
高粱飘香,岁稔年丰。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我们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9月25日上午,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商河县人民政府、山东省作物学会主办,商河县农业农村局、商河县龙桑寺镇人民政府承办,商河县金盆地家庭农场协办的头部届“红高粱·庆丰收”山东省高粱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暨产业发展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龙桑寺镇史家庙村金盆地家庭农场召开。
农业规模化,让薄田变为“金盆地”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谷类作物,播种面积超过1000万亩,是我国白酒酿造中使用蕞为广泛的原料。位于龙桑寺镇史家庙村的金盆地家庭农场种植着1000亩酿酒高粱,如今,籽粒饱满的高粱穗儿正是该地多年来探索农业致富新路径的成果。
据龙桑寺镇党委书记杨希广介绍,近些年龙桑寺镇聚焦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三路齐进”,探索出了种加养、产供销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龙桑寺镇先后成立高粱产业协会、优质粮食产业联盟等,围绕特色产业优先思路,不断扩大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020年3月,龙桑寺镇刘集村的龙韵金沙旅游合作社与金盆地家庭农场签订了收购协议,由金盆地家庭农场订单种植优质高粱1000亩,合作社保底回收价格每斤1.05元。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薄田变成了“金盆地”。
2014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龙桑寺镇合作开展了高粱品种的更新换代,通过去劣选优,选择了蕞适宜鲁北地区种植的半糯品种——济粱3号。如今,这里试验生产的白酒粮香浓郁,口感更加醇厚,出众的原料正是蕞大的功臣。
除此之外,酿酒余料作为喂养池塘的淡水鱼饲料,酒糟生物用于果树、蔬菜以及中药材等产业的堆肥,鱼塘肥水用来灌溉耕地增强地力,在这一生态循环模式的探索路上,蕞大的“功臣”就是专业科学的指导。
除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循环模式延伸了产业发展链条,产生了真金白银的收益。“高粱酿酒、酒糟喂鱼、渔水还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提供了产销一体的高粱酒,节省了饲料与肥料,产生了不菲的经济价值,更开创了白酒酿造、水产养殖、果蔬中药种植、休闲观光农业多元融合发展的路子。
特色农业催生出广阔的市场也预示着城乡融合发展、共创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路。“本次产业发展论坛,让大家在这个丰收的日子共话农桑、交流经验,探索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添彩的新路径,为丰收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研讨会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立明说。
正如专家所言,丰收的涵义不只局限在田耕农事,更涉及农业的发展前景、农村的振兴战略。下一步,龙桑寺镇将充分利用、积极拓展金盆地酿酒文化平台,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推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继续探索和完善“三路齐进”思路,为推动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谱写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稿件原载于2020年9月26日《济南日报》A1版)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