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之源勾勒生态画卷槐荫区玉清湖街道农文旅融合打造济南康养绿洲_槐荫区_大众网
水利万物而不争,泽天下而不名,水资源不仅是万事万物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更是大自然赠予生灵的无二珍宝。加强水资源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千秋大计。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坐拥四水一湖一湿地丰富水资源的槐荫区玉清湖街道,立足“水景扇形画,生态玉清湖”发展理念,高规格、高标准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同时,借助辖区得天独厚的的自然资源,大力推进农文旅品牌建设与康养工作,紧抓经济、生态、民生等重点工作,打造济南西部生态、康养绿洲。
逐寸擦亮生态底色,“五个转变”持续破除治理瓶颈
玉清湖街道位于槐荫区西部,东到济西编组站,北接玉清湖水库沉砂池,南到经十西路,西南与市中区相接,因玉清湖水库而得名,辖区有四水一湖一湿地(黄河、南水北调河(长江水)、玉符河、小清河、玉清湖水库、济西湿地)。
作为槐荫“西大门”,玉清湖街道立足“水景扇形画,生态玉清湖”发展定位,坚持党建引领,锤炼机关和村居两支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和汽车服务业两大产业,抓紧抓牢抓好标准谋划“一轴两翼多点”乡村振兴发展布局,利用黄河大坝这一条风貌带,串联、包装、策划坝北“七星”村居和坝南湿地周边村居两大片区,以“磨游小镇·自在玉清”“玉清水乡·魅力七星”为主题,打造旅游动线、基础设施和重要节点,着力玉清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
围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玉清湖街道深入推动由突击整治到常态化管理、由点线管理到网格化管理、由村庄内部到村庄周边、由庭院外到庭院内、由环卫部分覆盖到全部覆盖“五个转变”,有效改善了辖区内的环境质量,不断擦亮“生态底色”。
此外,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玉清湖街道对经过辖区的玉符河、小清河等水源进行保护,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强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和维护,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对辖区主要道路每日三次进行洒水降尘,开展全年秸秆禁烧工作,每周对辖区18处扬尘污染源进行巡查,督促工地和重点企业对裸露土地及时覆盖和洒落沙土进行清理。在小散乱污企业治理工作方面,街道开展常态化、拉网式、不间断专项排查,实行清单式销号,确保不漏“网眼”,不留死角。
用“艾”托起致富梦,玉清湖绿色康养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在于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近年来,玉清湖街道街道围绕“自在玉清”这一特色品牌,通过土地整治和环境提升两个基本保障,利用黄河大坝这一条风貌带,落实好四项重点工程,实现高效农业区、农文旅示范区、康养度假区等片区联动发展,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玉清湖街道新庞庄,这个曾经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贫困村,找准绿色发展道路,以艾草为着力点,锚定“生态康养”发展思路,打造“艾上乐园”生态康养农文旅融合品牌。
此前,新庞庄党支部书记耿广波前往南阳考察,将种植艾草的经验技术带回了新庞庄,动员村中居民共同种植,并开发了以艾草为基础的特色产业,2020年以来,新庞庄先后打造了以艾草产品销售和体验为主的“中医康养”项目,以生态迷宫为主的“生态娱乐”项目,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的“一分田”认领项目,并延伸拓展出“艾上民宿”“艾上餐饮”等项目,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初显。今年,依托游客服务中心和村内闲置院落资源,新庞庄新引进残疾人培训学校和中医理疗馆两个重点项目,为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除此以外,街道因村制宜,做强“屯里公社”“艾上乐园”“睿庭民宿”等合作社品牌,鼓励支持田家庄发展羊肚菌产业,以大李庄为试点,不断探索总结,推进“三变”改革,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建设工作,深入盘活村集体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
同时,街道着力发展特色项目,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突出“村+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共享农场”“一分田”“百合种植基地”“兰花种植基地”等特色都市服务农业项目。完善千亩鱼塘养殖区规划,利用辖区常旗屯、宋家桥、龙王庙三个村居的分散池塘资源,开展规模化养殖。发挥“槐荫四宝”之两宝——圆葱和西郊盖韭的品牌效应,“以点带面”推动辖区生态农业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此外,街道着力推进休闲旅游,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域定位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村民参与”,实现高效农业种植、农事体验、农产品加工等与乡村旅游多元融合,持续开展农民丰收节、百合文化艺术节、东谢屯美食嘉年华、“艾”文化体验、草莓采摘等研学+文旅活动,打造“农业+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质高效抓落实,槐荫“生态兴”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近日,济南市槐荫区与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开展“全链条”环境治理合作,标志着槐荫“生态兴”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2023年槐荫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槐荫要着力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槐荫深入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推动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持续优化,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系统治污,强力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抓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推进“无废城区”建设。
槐荫区依托“大河、大湖、大湿地”生态资源优势,以“七星九美十三香”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基础,打造“济水南、黄河韵、稻花香”农文旅融合示范区,构建“一轴三区五园”乡村旅游新格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业土地流转和托管业务,确保全区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率继续保持80%以上。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积极促进农业企业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引导金融助力,全力推动银农直连系统应用,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
面对生态建设中“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难问题,槐荫区坚持做好三个结合实现创新突破,硬指标与软指标结合,辩证把握底线与高线的关系,在坚守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的前提下,以“跳起来摘桃子”劲头争先创优。“全面撒网与重点捕鱼”结合,槐荫明确创新方向,着力在党建引领、视野境界、队伍建设、能力水平、作风形象、精神状态、品牌创建、环境改善、服务保障、执法监督10个方面下功夫,实现创新突破。党建工作与业务相结合。坚持系统观念,党建与业务两者同向发力,利用改选的时机,调整优化组织架构,以便更好发挥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工作的作用。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创新实践基地,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主责主业中烙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的具体行动创造工作实绩。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