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长说|城市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澎湃新闻()书面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
澎湃新闻: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往往跟大企业、大项目高度相关。今年确定为“项目突破年”后,会给济南市2023年的整体经济带来什么改变?
于海田: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一个重大项目,往往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重大项目,往往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极。当前,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城市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抓好“项目突破”,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全力跑好“稳增长”“拼经济”接力赛,必须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以大项目促进大投资、推动大发展、展现大作为。
春节过后头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将2023年确定为“项目突破年”,就是要引导和激励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凝心聚力抓项目、蓄势赋能促发展,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上走在前、作示范,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在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上,我们印发了《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谋划确定了头部批1301个重大项目的实施清单,总投资超2.4万亿。
这些项目涵盖科技创新、动能转换、扩大需求、生态建设、区域发展、乡村振兴、改革开放、文化建设、社会民生、安全保障等十大领域,均是我市各领域项目的“领头羊”,对全市扩投资、稳增长具有重要引领和拉动作用,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比如科技创新领域,我们谋划实施总投资1920亿元的90个重点项目,包括建强科创平台载体、强化科创企业梯次培育、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等5个方面,将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形成新的发展动能。比如产业发展领域,我们谋划实施总投资3110亿元的308个重点项目,包括推动链式集群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优化提升产业园区、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5个方面,将有力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比如扩大内需领域,我们谋划实施总投资5420亿元的267个重点项目,包括扩大有效投资、恢复扩大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序实施城市更新等4个方面,在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对于优化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也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相信,通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济南赶超发展、跨越发展、领先发展的势能必将加速集聚,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地位必将更加凸显,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的步伐必将更加有力。我们将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意识,一切工作围绕项目建设统筹安排,一切目标任务向项目落地见效看齐,争分夺秒谋发展、比学赶超勇争先,以项目建设的过硬实绩,努力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家然 实习生 刘露 王雯漪 韩卓尔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