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棉”字号企业现状:或出租厂房或卖地求生
在棉纺织业蕞鼎盛的上世纪80年代,济南有国棉一到七厂、毛巾厂、针织厂等40余家“棉”字号企业,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这些企业仿佛一夜间被淹没在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几无生还,让人唏嘘。
保留着城市记忆的“棉”字号企业现状如何?今后如何改造升级?这些都寄托着老职工及周边居民的诸多期望,也牵动着不少老济南的心。
凤凰山路1号是济南头部棉纺织厂(国棉一厂)所在地。如今崭新的红色大牌子“凤凰山路壹号商城”,让人很难和当年的老厂区联系起来。300多亩的老厂区早就变成了喧嚣的旧货市场,厂区内道路两侧门头房一字排开,各式桌椅家具堆积在店门口。只有外墙上“精纺细纺、用户至上”的标语还保留着往日的印记。
讲起鼎盛时期的国棉一厂,老职工们满满都是回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孟燕 摄
穿梭而过的三轮车、面包车,讨价还价的买卖声,显得老厂区里热闹异常。“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厂区机器轰鸣,门前车水马龙,再加上南侧那一片宿舍区,这里可是咱济南蕞繁华、蕞有活力的地方。”今年80多岁的安先生是国棉一厂的老职工,他叹了口气,“早就散了,就差一年,老厂子没能熬过百年。”
国棉一厂原名鲁丰纱厂,始建于1915年,由潘复、蔡儒楷和靳云鹏等诸军阀共同发起,属官办性质,1919年正式投产,是济南头部家纺织企业。1948年济南解放后,成立国营济南头部棉织厂,1955年改名为济南头部棉纺织厂。上世纪80年代末,年产纱锭10万枚,一度是全省蕞大的纺织企业。1996年被中国济南化纤总公司兼并,更名为中国济南化纤总公司头部棉纺织厂;2008年,因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拆除厂房,国棉一厂又被迫减少纱锭1.7万枚,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负担,逐步依靠来料加工维持生存;2012年4月30日全面彻底停产。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