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奋楫新征程勇突破跃上新台阶
抓项目奋楫新征程 勇突破跃上新台阶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抓住机遇高质量发展成形成势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
山东头部医科大学医学科技创新中心
玉兔一跃,金龙临门。走过成果丰硕的2023年,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医学中心”)正步入2024年的“龙门”。回眸2023年,医学中心紧紧围绕强省会建设大局,按照“项目突破年”工作要求,大力实施“123456”发展战略,新开项目15个,完成投资约120亿元,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成形成势。
强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强化招商引资,提升发展效益;强化平台打造,集聚发展要素……回眸过去,机遇奔涌,项目千帆竞;产业澎湃,发展势如虹。展望未来,高端医疗资源不断聚集,高能级产业集群正突破起势。2024年,在这片承载着梦想与希望、汇聚起强大发展势能的热土上,医学中心将接续奋进、砥砺前行,在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征程中书写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2023年11月7日上午,随着3位患者平稳地走出质子治疗室,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顺利完成首次治疗。这意味着经过5年建设,医学中心的“一号工程”“引爆项目”正式开启肿瘤治疗的“质子时代”,更多山东乃至全国肿瘤患者不用出国即可接受国际尖端放疗技术的治疗。
2023年,医学中心紧紧围绕强省会建设大局,按照“项目突破年”工作要求,按照“签一批、落一批、建成一批、启用一批”的思路,完成签约项目42个,落地项目22个,新开项目15个,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不断完善规划发展体系。编制《济南国际医学中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3月14日获批;跟进编制并公布年度环境监测报告,简化项目环评程序;优化行业准入清单,为主导产业全面发展留足空间。完成合规工业园区调整,解决了工业项目落地难的关键制约因素。依托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绿色建筑规划等规划成果,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11月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产业园区试点。
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二期重离子项目已启动建设,硼中子项目正加快规划。树兰(济南)医院启用试运营。“国家医学中心”申报工作全力推进。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计划2024年2月主体结构封顶,广安门医院50余名专家已提前在济南市中医医院坐诊,广大市民不出济南就能享受到国家队的中医诊疗服务。同时,逐步完善园区配套建设,38层公寓式酒店质兰大厦计划上半年封顶,国际医学交流中心计划2024年6月份启用,3900套医学中心租赁住房、山东头部医科大学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即将交付,山东大学国际医学中心加快幕墙施工。玉湖(吴家堡)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完工,污水处理厂正在安装设备。南北三号路涉铁北段完成下穿郑济高铁段箱涵施工,涉铁南段完成立项,正在加快推进征地等工作,科创片区市政三期、博睿城周边道路等多条市政道路启动建设。
加快建设三大国家级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获批省级创新应用实验室,产业数创中心获批市级众创空间,累计实现29家企业入孵,总注册资金超过3.5亿元;不断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价值化进程,取得全国首个健康医疗领域场内交易和数据知识产权突破。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山东创新中心项目加快推进。齐鲁中科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成功获批“济南分子病理与基因检测实验室”,联合山东头部医科大学申报基因测序与功能分析山东省研究工程中心,转基因中试与产业化基地获批农业农村部中试资质,取得多项突破。
推动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顺利落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共同支持的山东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获批落户。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陆林院士领衔的山东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正在开展各个平台建设。黄璐琦院士领衔的科技部“一带一路”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联合实验室积极筹备建设。山东头部医科大学10万平方米的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启用,建有高等级生物安全(P3)实验室、光学洁净室以及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与槐荫区、山东头部医科大学共建“大学科技园”,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链研究取得新成果。引入“外脑”提供专业支持,编制《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产业链研究与招商实施方案》和招商目录、招商地图、资源清单、产业政策、准入机制“五张清单”,以及创新场景机会清单,进一步完善招商指导体系,为招商引资精准导航。
国际化招引取得新突破。组团赴韩进行招商推介和项目交流,首次在韩举办中韩保健医疗合作交流会,与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韩国国际医疗文化交流协议会、韩国Dream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与以色列Arineta公司和医视特公司沟通,推进“心脏CT”和“磁波刀”项目尽快落地。
产业化招商迈出新步伐。精准医学产业园建成使用,华银康、海芃等多家高新企业入驻;引入北京凡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凡知云链”组建精准医学创投联合体,共同打造精准医学生态产业链;携手专业园区招商服务运营商——海凭集团,高标准建设海凭医疗器械产业园,2023年9月16日开园运营,计划导入医疗器械及相关配套企业300余家,实现园区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中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特色医疗专科组团等载体也在加快推进。
以会招商拓展新渠道。成功举办第八届“创客中国”医疗器械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资本赋能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论坛,积极参加2023年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数字健康国际论坛、中韩生物医药线上研讨会等重量级会议、活动,扩大医学中心知名度、影响力,提升对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借助国际论坛会议,成功引入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默罕默德·萨万、萧锦荣和国际知名整形外科专家朴良洙等进入专家咨询委员会高端人才库。
新形势下,企业大多面临发展和转型升级等现实问题,对于高质量金融服务往往有着极高需求,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选择性困难。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发展中,金融服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构建和发展良好的产业园区金融生态是关键。为更好服务项目建设、助力济南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医学中心大力构筑片区金融服务体系。与山东省财投、山东科创投、复星产业基金、建银国际财投等13家社会资本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搭建产业投资基金池;组织召开6场项目与基金/金融机构对接会,通过项目路演、资本对接、交流洽谈等形式,帮助园区企业打通投融资渠道。
推行“帮办代办”跟踪服务,全力服务保障落地企业开展工商注册、许可证办理、实验室申报、人才团队服务等工作,目前已协助艾新科技、凡知智造医药等12家企业完成工商注册,推进和发网络科技等2家企业完成迁入;保障树兰(济南)医院筹建运营并获批院士工作站,北方健康获评山东省专精特新、省级创新应用实验室等;联合山东头部医科大学成立槐荫区高层次和青年人才发展促进会,举办“海右人才”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帮助企业用好用活政策,齐鲁中科2名人才成功入选科技部“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深化调查研究助企纾困,结合工作实际,建立领导班子包联企业(项目)工作机制,每名班子成员与2家企业(项目)结成对子、定点联络,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体制机制活,创新活力足。良好的体制机制,是更好推动园区创新发展的基础。2023年,医学中心认真落实济南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强化改革创新,激活发展活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原则,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优化重构、整合归并原内设机构,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一批专业人才。按照“管委会+公司”改革要求,组建济南医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着力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理运营体制。通过合力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项目奋力突破,为2024年项目深化奠定基础。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2024年是济南市“项目深化年”,医学中心将自觉对标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大局,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化手段推动建设发展,更加注重以头部项目带动产业生态打造,更加注重以城市生态人居环境提升和生产生活综合服务配套,全面加快“全省头部,国内一流,未来在全球健康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三个一”目标推进步伐。
新的一年,医学中心将坚持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定位,全面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强合作交流,加速项目落地和产业转化,加快区域医疗能级提升;坚持“项目为王”,全面招引高质量产业项目,聚焦医疗事业和健康产业两个维度,依托三大国家级平台,锚定四个产业方向和五大专业集群,紧扣六大载体建设,持续推进双招双引,精准开展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和以会招商;统筹谋划产业、城市、生态功能布局,新项目开工提速争先,在建项目全力冲刺达效,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提升,搭建高品质的产城融合体系;全面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促进项目发展,挖掘人才增量,建立人才储备库。医学中心正全力以赴绘制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这座医学之城正崛起成峰
玉兔一跃,金龙临门。走过成果丰硕的2023年,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医学中心”)正步入2024年的“龙门”。回眸2023年,医学中心紧紧围绕强省会建设大局,按照“项目突破年”工作要求,大力实施“123456”发展战略,新开项目15个,完成投资约120亿元,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成形成势。
强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强化招商引资,提升发展效益;强化平台打造,集聚发展要素……回眸过去,机遇奔涌,项目千帆竞;产业澎湃,发展势如虹。展望未来,高端医疗资源不断聚集,高能级产业集群正突破起势。2024年,在这片承载着梦想与希望、汇聚起强大发展势能的热土上,医学中心将接续奋进、砥砺前行,在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征程中书写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2023年11月7日上午,随着3位患者平稳地走出质子治疗室,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顺利完成首次治疗。这意味着经过5年建设,医学中心的“一号工程”“引爆项目”正式开启肿瘤治疗的“质子时代”,更多山东乃至全国肿瘤患者不用出国即可接受国际尖端放疗技术的治疗。
2023年,医学中心紧紧围绕强省会建设大局,按照“项目突破年”工作要求,按照“签一批、落一批、建成一批、启用一批”的思路,完成签约项目42个,落地项目22个,新开项目15个,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不断完善规划发展体系。编制《济南国际医学中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3月14日获批;跟进编制并公布年度环境监测报告,简化项目环评程序;优化行业准入清单,为主导产业全面发展留足空间。完成合规工业园区调整,解决了工业项目落地难的关键制约因素。依托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绿色建筑规划等规划成果,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11月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产业园区试点。
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二期重离子项目已启动建设,硼中子项目正加快规划。树兰(济南)医院启用试运营。“国家医学中心”申报工作全力推进。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计划2024年2月主体结构封顶,广安门医院50余名专家已提前在济南市中医医院坐诊,广大市民不出济南就能享受到国家队的中医诊疗服务。同时,逐步完善园区配套建设,38层公寓式酒店质兰大厦计划上半年封顶,国际医学交流中心计划2024年6月份启用,3900套医学中心租赁住房、山东头部医科大学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即将交付,山东大学国际医学中心加快幕墙施工。玉湖(吴家堡)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完工,污水处理厂正在安装设备。南北三号路涉铁北段完成下穿郑济高铁段箱涵施工,涉铁南段完成立项,正在加快推进征地等工作,科创片区市政三期、博睿城周边道路等多条市政道路启动建设。
加快建设三大国家级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获批省级创新应用实验室,产业数创中心获批市级众创空间,累计实现29家企业入孵,总注册资金超过3.5亿元;不断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价值化进程,取得全国首个健康医疗领域场内交易和数据知识产权突破。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山东创新中心项目加快推进。齐鲁中科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成功获批“济南分子病理与基因检测实验室”,联合山东头部医科大学申报基因测序与功能分析山东省研究工程中心,转基因中试与产业化基地获批农业农村部中试资质,取得多项突破。
推动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顺利落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共同支持的山东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获批落户。李兰娟院士领衔的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陆林院士领衔的山东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正在开展各个平台建设。黄璐琦院士领衔的科技部“一带一路”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联合实验室积极筹备建设。山东头部医科大学10万平方米的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启用,建有高等级生物安全(P3)实验室、光学洁净室以及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与槐荫区、山东头部医科大学共建“大学科技园”,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链研究取得新成果。引入“外脑”提供专业支持,编制《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产业链研究与招商实施方案》和招商目录、招商地图、资源清单、产业政策、准入机制“五张清单”,以及创新场景机会清单,进一步完善招商指导体系,为招商引资精准导航。
国际化招引取得新突破。组团赴韩进行招商推介和项目交流,首次在韩举办中韩保健医疗合作交流会,与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韩国国际医疗文化交流协议会、韩国Dream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与以色列Arineta公司和医视特公司沟通,推进“心脏CT”和“磁波刀”项目尽快落地。
产业化招商迈出新步伐。精准医学产业园建成使用,华银康、海芃等多家高新企业入驻;引入北京凡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凡知云链”组建精准医学创投联合体,共同打造精准医学生态产业链;携手专业园区招商服务运营商——海凭集团,高标准建设海凭医疗器械产业园,2023年9月16日开园运营,计划导入医疗器械及相关配套企业300余家,实现园区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中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特色医疗专科组团等载体也在加快推进。
以会招商拓展新渠道。成功举办第八届“创客中国”医疗器械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资本赋能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论坛,积极参加2023年友好省州领导人峰会数字健康国际论坛、中韩生物医药线上研讨会等重量级会议、活动,扩大医学中心知名度、影响力,提升对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借助国际论坛会议,成功引入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默罕默德·萨万、萧锦荣和国际知名整形外科专家朴良洙等进入专家咨询委员会高端人才库。
新形势下,企业大多面临发展和转型升级等现实问题,对于高质量金融服务往往有着极高需求,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选择性困难。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发展中,金融服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构建和发展良好的产业园区金融生态是关键。为更好服务项目建设、助力济南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医学中心大力构筑片区金融服务体系。与山东省财投、山东科创投、复星产业基金、建银国际财投等13家社会资本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搭建产业投资基金池;组织召开6场项目与基金/金融机构对接会,通过项目路演、资本对接、交流洽谈等形式,帮助园区企业打通投融资渠道。
推行“帮办代办”跟踪服务,全力服务保障落地企业开展工商注册、许可证办理、实验室申报、人才团队服务等工作,目前已协助艾新科技、凡知智造医药等12家企业完成工商注册,推进和发网络科技等2家企业完成迁入;保障树兰(济南)医院筹建运营并获批院士工作站,北方健康获评山东省专精特新、省级创新应用实验室等;联合山东头部医科大学成立槐荫区高层次和青年人才发展促进会,举办“海右人才”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帮助企业用好用活政策,齐鲁中科2名人才成功入选科技部“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深化调查研究助企纾困,结合工作实际,建立领导班子包联企业(项目)工作机制,每名班子成员与2家企业(项目)结成对子、定点联络,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体制机制活,创新活力足。良好的体制机制,是更好推动园区创新发展的基础。2023年,医学中心认真落实济南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强化改革创新,激活发展活力,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原则,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优化重构、整合归并原内设机构,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一批专业人才。按照“管委会+公司”改革要求,组建济南医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着力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理运营体制。通过合力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项目奋力突破,为2024年项目深化奠定基础。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2024年是济南市“项目深化年”,医学中心将自觉对标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大局,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化手段推动建设发展,更加注重以头部项目带动产业生态打造,更加注重以城市生态人居环境提升和生产生活综合服务配套,全面加快“全省头部,国内一流,未来在全球健康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三个一”目标推进步伐。
新的一年,医学中心将坚持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定位,全面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强合作交流,加速项目落地和产业转化,加快区域医疗能级提升;坚持“项目为王”,全面招引高质量产业项目,聚焦医疗事业和健康产业两个维度,依托三大国家级平台,锚定四个产业方向和五大专业集群,紧扣六大载体建设,持续推进双招双引,精准开展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和以会招商;统筹谋划产业、城市、生态功能布局,新项目开工提速争先,在建项目全力冲刺达效,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提升,搭建高品质的产城融合体系;全面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促进项目发展,挖掘人才增量,建立人才储备库。医学中心正全力以赴绘制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