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生产设施低效和煤炭依赖高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双碳”工作的主阵地。工业园区不仅是各类先行先试政策的聚集地,更是企业创新实践的试验场,因而实现工业园区“双碳”目标,必须打造一条上接政策、符合实际的系统路径。
一、政策引领:要点关系与作用规律
为落地“双碳”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规划。工业园区需理顺政策要点的内在关系并把握政策效用的作用规律,以充分发挥出政策引领力。
(一)理顺政策要点的内在关系。“1+N”体系的核心“1”——《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N”的首要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是开展“双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不仅明确了各阶段目标,而且从产业优化、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等方面,系统提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十大行动方案。配合《意见》与《方案》的具体落实,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双碳”政策,其中与工业园区蕞为相关的政策主要涉及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与生态园区建设三大模块内容。工业园区应围绕纲领性文件“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主导逻辑理念,对各模块政策的条款内容开展政策比对分析,并据此加以具体落实。
(二)把握政策效用的作用规律。在政策落实方面,工业园区的工作重心是降低“双碳”政策的负效用。为此,工业园区可以从基建与服务两个维度来为“双碳”政策落实铺平道路。另外,公共政策效用发挥还要考虑利益调控规律,注重通过损益补偿等措施来优先满足主导群体的利益。为此,工业园区可探索建立“节能降碳——调碳抵偿”一体化的园区“双碳”工作开展模式,既扶持“两高”企业提升常规能源利用效率,也鼓励工厂、单体建筑、公共设施等布局分布式能源来自发自用,获取碳权甚至对外交易,从而满足不同主体的差异化核心诉求。
二、升级产业:统筹兼顾与严控“两高”
“两高”产业的管控是工业园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牵住的“牛鼻子”。与此同时,工业园区也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因而必须坚持节能降碳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科学有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统筹兼顾“双碳”与经济目标。一是推动园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双碳”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生产与盈利,必须探索建立强碳约束下的制造新模式,而借助数字化技术来对各类产业加以智能调控是一条有效途径。二是打造园区数字化零碳智慧能源体系。工业园区通过在供应、监测、管理、服务上的示范效用来带动经济实现低碳高效发展,这是“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三是携手园区企业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业园区可充分利用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挖掘园区内部和园区间的产业共生潜力,将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及废物等回收利用,从源头削减资源消耗和碳排放,为企业带来增收,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严控“两高”类项目盲目发展。一是产业规划上要明确“两高”项目发展方向。以“遏制盲目新上‘两高’项目、留足存量合理整改时间”为原则,工业园区一方面应在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对新上“两高”项目指导要求的基础上,摸清“两高”项目设计、腾出、新增能耗煤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统筹园区能耗煤耗指标和环境容量,确保“两高”项目能耗煤耗总量只减不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规定,不符合该要求的项目不能列入产业发展规划中;另一方面要制定存量“两高”项目转型升级方案,加快“两高”项目企业能源结构优化与生产工艺改进,通过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和亩产效益评价,倒逼“两高”项目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园区管理上要加强“两高”项目监管力度。对于存量“两高”项目,工业园区应本着“以监管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的原则,推动这些项目逐步走向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三、助力企业:服务保障与树立典范
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执行者,也是开拓者,要确保“双碳”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业园区不仅需给予政策扶持,还应与企业形成协作关系,提升企业节能降碳能力。为此,工业园区既要做好服务,更要带头树立起“双碳”工作典范。
(一)做好“双碳”工作服务保障。一方面,高效审批,为园区企业提供“双碳”制度机会。在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审批上,积极引导扶持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引导企业在规划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考虑增设节能减排设备、设计节能厂房等内容;在节能审查上,严格审查,管控新落户企业的节能减排问题,从源头上管控企业能耗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另一方面,精准协调,为园区企业提供“双碳”市场机会。节能降碳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技术、市场、资本等多个领域,企业聚焦生产,很难独立争取到所有这些领域的资源支持。为此,工业园区需发挥综合服务能力,精准协调不同领域主体,为园区企业争取“双碳”工作资源。
(二)树立“双碳”工作先进典范。一方面,工业园区自身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工业园区可通过做好如下四项工作,为园区企业树立典范:一是减源,具体涉及到完善园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低碳建筑设计等工作内容;二是增汇,具体涉及到绿化屋顶来尽可能扩大园区碳汇绿化面积、优先布局充电桩等工作内容;三是替代,如探索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推进园区企业开展生产车间分布式光伏应用;四是树理念,如对园区内职工加强绿色低碳理念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及通过新媒体、宣传画、讲座等方式,向园区内职工普及节能降碳技巧。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应遴选优秀企业成为典范。园区企业开展“双碳”工作通常手段不一、各有优势,因此,工业园区可从技术改造、能源替代、数字化创新、循环经济、碳交易、碳足迹追踪等多个维度着手,分别制定评价标准并遴选优秀企业成为“双碳”工作先进典范,同时总结经验指导跟随者模仿学习。
总体而言,工业园区实现“双碳”目标,需具备长远眼光与宽广视野,沿循“政策——产业——企业”上下联动的思考逻辑,充分吸收不同专业领域知识,把“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理念融入到园区运营的方方面面之中,发挥创新与担当精神,真正闯出一条绿色道路。(作者系济南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