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山东济南公布13个区县重点产业布局这才是精准招商的正确做法!

admin7个月前 (09-23)济南产业信息18

  产业招商是招商引资方法中蕞为有效的一种。近日,济南市政府正式发布《区县招商产业布局意见》,对全市13个区县的重点产业布局进行规范,并划出精准招商的重点产业,形成一份重磅招商手册。为此,今天

  为落实省市“双招双引”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各区县发挥比较优势、聚焦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加快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实现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区县招商产业布局意见。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为方向,全面优化招商产业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提高招商引资服务效率,从源头上避免无序竞争。

  统筹规划,高点定位。把各区县招商产业布局放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发展中谋划,强化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科学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方向和布局导向,促进全市招商协调发展。

  集中布局,打造集群。加大产业整合力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优势资源和规模企业向符合产业布局要求的区县集中,增强规模效应,同时强化产业内部联系,加强产业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在各区县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生态优先,集约发展。综合考虑各区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引导控制措施,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合理确定发展规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调控,错位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积极改善政府调控和管理服务,引导各区县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合理布局,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实现错位发展,避免产业趋同和无序竞争。

  从有利于结合现有基础、调整优化布局、拓宽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集聚、培植产业生态、加快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统筹,提出各区县招商产业布局意见。

  重点吸引产业金融、总部经济、科技服务、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聚发展,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中央商务区,以“山泉河湖城”五大超高层塔楼综合体建设为带动,以中央商务区山东国际金融城、华润万象天地、历下金融商务中心等项目为依托,重点突出“金融+”“新总部经济”两大产业核心定位,使其成为省会城市打造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和北方总部基地的主承载地、主功能区。

  统筹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及长岭山国际数智科创城产业布局,推动科技研发、光电、大数据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创新型、平台型、总部型企业入驻,以国际化标准推进产业体系、配套设施、社会服务全面提升。

  重点发展山大路科技信息商务区,依托山大路人工智能产业园、历下软件园、大东科技城等山大路沿线载体,以海康威视、阿里巴巴数梦工厂等龙头为带动,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以人工智能产业为特色,集科研设计、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等专业化服务于一体、产学研融合的科技信息产业带,全面撬动山大路科技信息商务区由传统业态向技术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集聚的现代化科技产业集群转型。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产业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构建集群效应明显、经济多核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以二环南路为轴线,整合现有创新载体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

  依托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着力发展能源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

  依托绿地新都会商务楼宇、中国重汽小镇、白马山片区创智谷、泉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七贤未来城的建设,重点布局智能制造、互联网+、文化创意、军民融合、人工智能等产业,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基地”。

  依托山东新金融产业园、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山东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集团(泰山大学科技园)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产业金融、工业设计、创新服务等产业,打造促进科创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依托新规划建设的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集聚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

  依托JN150创意设计文化工场、星工坊·飞尔姆乐园、泉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红场1952等原有园区载体,转型发展广告设计、文化创意、影视演艺等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培育花卉苗木栽培、多肉植物种植、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

  依托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吸引国内外医疗健康、养老、医疗教育、医疗行业知名企业聚集,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检测检验、医学科学等产业,建设国际医疗康养名城。

  借助省会大剧院、济南报业大厦等载体辐射作用,吸引更多文化传媒、新媒体企业落户集聚发展。

  进一步开发完善方特等旅游项目,积极对接国内外优质旅游项目,拓展升级文化旅游产业。以瑞典宜家、德国麦德龙、迪卡侬等为辐射引领,打造商贸产业新业态。

  依托济南西部会展中心,引导会展企业和会展相关服务业不断聚集,形成完整会展产业链。以华润医药物流为引领,引导物流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槐荫工业园等载体,发展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重点延伸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发挥好侨梦苑纽带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侨商侨资优质项目落地。

  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等基础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生态。

  依托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在与中关村、中科院、山东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寻找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院校和高层次人才合作,形成科研成果小试、中试和产业化基地集聚区。

  依托中关村海创园济南新动能产业基地、山东中科科技园、中南高科济南智能制造小镇等平台载体,重点发展光电通讯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和机器人、高端装备及人工智能相关软硬件等智能制造产业。

  依托传化泉胜公路港、巴夫洛创新物流园项目,积极打造现代物流交易平台,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产业。

  以黄河、小清河沿线为依托,围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泉水旅游等发展文化创意、旅游观光产业。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都市农业等产业。

  依托董家公路货运枢纽建设国际内陆港公铁联运货运中心,打造集陆港、空港、保税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国际内陆港核心区,构建立体物流体系,形成济南国际内陆港——中央物流集聚区(CLD),引领区域性物流中心实现高位突破。

  发挥齐鲁制药、宏济堂制药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医药制造园区建设,引进医药上下游企业,发展生物制药、基因工程、中药制剂、创新药。

  依托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园、四新产业园等载体,围绕轨道交通装备、激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发展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

  围绕打造经十东路科创走廊,以力诺科技园等为支撑,围绕光伏、光伏照明、光伏应用产品等光伏装备,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建设光热、光电高端产品研发生产项目。

  依托城郊丰富的农业和自然生态资源,发展农业种植、园艺、农业教育体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田园康养等都市农业业态。

  重点围绕强化产学研合作和高新高端产业孵化,构建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机器人、高端教育等新型业态,壮大新材料、高端化工、医药产业。

  围绕规划建设的东部科创走廊,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集聚,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依托智造新城等载体,建设机械装备、数控机床及成套设备、机器人与数字化装备产业功能园区,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刁镇化工产业园、圣泉工业园等园区,延长现有氟材料、树脂材料、生物质石墨烯、高性能尼龙等新材料产业链,吸引消防、环保、军工等下游企业集聚,带动上下游产业跟进布局发展,壮大新材料和高端化工产业。加快医药龙头企业和高端项目的引进培育,发展医药制造业和医药健康服务业。

  依托华侨城等项目建设,布局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发挥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依托章丘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大而优”大宗农产品品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依托现有压力容器、汽车零部件、燃气检测报警器等优势产业基础,培育和引进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安全应急、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新能源利用等高端制造项目。

  依托山东省节能环保示范区等载体,重点发展烟气治理、废水处理、油气回收、减噪降噪等节能环保产业。

  引进知名健康养老企业,发展健身休闲、食品、保健品等产业,打造市内首选、全省著名的健康养老基地。

  依托大学科技园、济南经济开发区,围绕产学研合作和智能产业孵化,大力引进软件研发、工业设计等人才密集型、科技创新型企业,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和科技转化平台。

  做优做精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丰富壮大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等产业形态。

  依托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基础,引进宠物食品、速食速冻食品、肉类加工、代餐食品、婴幼儿食品等细分市场企业,配套引进食品机械、食品包装、冷链物流、食品配套等相关企业,发挥食品饮料加工业“接一连三”的独特优势,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国著名食品饮料产业园区。

  规划建设智能制造城、中国升降机械研究基地,以汽车部件、升降装备等产业为重点,培育壮大航空制造与维修、环保装备、电力装备、数控机床制造、机器人生产等产业,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依托济北经济开发区等园区载体,布局发展生命科技产业,重点培育中药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设备制造业,高标准选择承接主城区生物医药产业转移项目,建成产业聚集、技术领先、绿色循环的特色产业园区。

  利用交通便利和优质农产品产地优势,建设农产品交易、加工与物流基地,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引进蔬菜集约化育苗和设施蔬菜生产龙头企业,打造济南北部较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温泉康养、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打造济南北部重要的现代工业聚集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区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

  依托商河经济开发区高端化学原料药、创新药产业园,完善济南高端化工、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围绕国家火炬济南商河环保节能材料与装备特色产业基地,高标准推进济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特色装备工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

  积极争取商河通用航空机场批复,规划建设通航小镇,发展飞行培训、航空物流、飞机制造(组装)、无人机组装、航展等航空产业,把商河通用机场作为遥墙机场的辅助机场打造,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

  依托地热温泉资源优势,融合鼓子秧歌、农耕文明、文化艺术元素,引进以温泉开发为核心,以养生、度假、观光、艺术交流为主题的温泉康养和文化旅游项目。

  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在巩固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上,引进一二三产联动,绿色种植、深加工、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做大做强温室花卉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

  依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数控机床、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精密铸造、铝制品深加工等机械装备制造业项目,进一步发展通用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

  依托历下平阴科技园,重点吸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依托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发展以钢结构为主导的装配式建筑产业,打造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

  发挥玫瑰产业优势,重点围绕玫瑰深加工及玫瑰小镇建设,提升玫瑰高端产业园建设水平,打造平阴云谷电商产业园,实现玫瑰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一体化,延伸产业链,实现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迈进。

  依托现有阿胶、奶制品等产业基础,开发阿胶系列药品、食品、保健品,打造医药食品产业集群。

  依托水泥建材产业集群基础,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基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氡温泉等特色资源和玫瑰、阿胶等健康食品,发展大健康和旅游产业。

  重点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产业金融、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数字创意、量子科技等产业。

  以省级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建设为契机,依托浪潮等龙头企业带动和阿里云创新中心等优势平台搭建,大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以“芯火”基地批复为机遇,依托联曝、世芯、概伦、高云等集成电路企业集聚优势,发展半导体建设项目。

  发挥ARM国惠安创为龙头的企业技术优势,着力完善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条。

  以汉峪金谷为核心,加快商业银行、保险保理、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金融类金融项目引进,打造济南产业金融集聚新高地。重点建设生物药、医疗器械、干细胞与精准医疗、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等领域项目,做强济南药谷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依托中国重汽集团、济南重工等龙头企业和浪潮产业园、中国移动(山东济南)数据中心等载

  体,打造交通装备、信息通讯及数控机械、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

  依托济南综合保税区等片区,重点打造航空维修、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加工贸易等产业集群,引进电商、医药、供应链、物流装备、物流信息平台、物流地产等业态,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主枢纽。

  充分发挥量子信息技术研发和实用化方面的先行优势,依托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承接国家重大专项相关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围绕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量子技术标准和安全测评、关键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国防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培育具有泉城特色的量子技术产业链条,打造国内主要的量子技术成果聚集示范区。

  以浪潮、重汽、齐鲁制药产业园等为带动,推动科创资源向经十东路沿线集聚,打造经十东路科创走廊。

  立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目标定位,以生态资源为基础,发展绿色创新经济,建设生态南山,重点布局休闲旅游业、养老养生产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产业。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培植水果、蔬菜、茶叶等农产品,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下中药材种植,引导黄精、玉竹等中药材深加工产业发展。

  建立锦绣川精品果园采摘、西营森林康养基地、仲宫金色阳光蔬菜大棚等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带。

  引进知名旅游项目公司,大力发展民宿旅游,建设精品民宿,打造柳埠“泉乡慢谷”、“泉乡药谷”和西营“唐营溪谷”等精品泉水旅游线路。

  按照改革开放先行区、创新引领先导区、城市治理试验区和“四新”经济新高地的定位,瞄准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务、新消费的“四新”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数字经济、智慧物流、现代农业等产业。

  吸引国家级研发机构、高科技龙头企业区域总部、高端研发中心和大学科技平台落地,打造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科技研发新高地。

  吸引大型国企和知名优质企业,建设总部办公集群。吸引金融类、基金类企业入驻,打造高端商业金融集聚区。

  打造集关键材料、零部件、电堆、动力系统、整车研发为主的氢能源创新集群,建设集“氢能源科技园”、“氢能源产业园”、“氢能源会展商务区”三位一体的“中国氢谷”。打造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等高端制造、精密仪器研发为主的智能智造高端产业集群。

  培育先进动力科研集群,打造航空发动机和通用航空产业研发、生产、孵化基地。引入基础运营商,集聚国内外大数据企业,为政务、商务、民用、科研等领域提供海量存储及大数据分析服务,打造黄河大数据中心(产业基地)。

  建设先行区智慧敏捷物流系统,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知名电商企业落地,打造高端物流、智能物流、物流研发、物流实训集聚发展的现代智慧物流基地。

  (一)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围绕资源配置、产业转移、产业准入、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和落实有利于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政策措施。对确定的重点招商产业项目,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集中资金、土地等各类资源给予重点扶持,优先安排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等各类引导资金,予以重点推进。对不符合区域定位的产业,原则上不得新上项目。

  (二)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深化“一次办成”改革,积极营造“十蕞”政务环境,着力打造审批事项蕞少、办事效率蕞高、发展服务蕞优、行政收费蕞低的发展环境,全面做好“零跑腿”、“只跑一次”、“你不用跑我来跑”等贴心服务,以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服务产业发展。

  (三)严格产业准入条件。围绕重点发展产业,高标准设定产业准入门槛,并切实做好准入管理和控制。合理确定投资强度、单位用地产出、容积率等控制标准,并根据发展实际进行动态调整。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在环保、节能、安全、投资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准入标准,严把产业准入关,推进各区县主导产业科学、高效发展。

  (四)强化产业招商力度。按照招商产业布局定位,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策划,努力在定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上实现突破。各区县着力引进一批符合区域产业定位、投资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实施动态评估管理。各级投资促进(招商)部门要及时跟进重大招商项目进展情况,加强招商项目对区县产业布局优化情况的评估分析,并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对产业布局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指导产业招商的科学性。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jinan.021cf.cn/index.php/post/312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把手”带队赴济南精准招商

“一把手”带队赴济南精准招商

  本报讯 记者任翊翔 通讯员石建琴报道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带头抓招商和全员招商的要求,扎实开展好“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日前,空港经济区党工委“一把手”带队赴山东济南开展精准招商,考察新能源、电子信息制造等重点产业。   5月23日下午,考察组来到山东高速集团,参观山东高速智慧物流产业园,了解该集团基础设施信息化运营服...

“相约暖冬乐购泉城”2022年济南暖冬滋补电商季火热启动

“相约暖冬乐购泉城”2022年济南暖冬滋补电商季火热启动

  为打造特色电子商务产业链,深挖我市大健康特色产业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月26日,济南暖冬滋补电商季启动仪式在鑫盛大厦顺利举办。市商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高德海出席活动并讲话。   本次活动由济南市商务局主办,济南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济南新媒体电商产业联盟、山东新承华展览有限公司、智汇蓝海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承办。启动当天,全体成员到智慧蓝海互联网...

产业聚集新坐标总部发展新高地济南CBD:金融产业森林加速崛起

产业聚集新坐标总部发展新高地济南CBD:金融产业森林加速崛起

  走进济南中央商务区,一个开放活力、充满现代气息的都市区映入眼帘。“山泉湖河城”五大超高层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已有两座封顶,另外三座陆续封顶,不断释放产业聚集澎湃动能。通过做大做强“金融+”和“新总部经济”,片区内已经形成了业态搭配合理、互融共生的发展格局。济南中央商务区对标全球建设标准和招商体系,培育国际一流的发展环境,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氛围,以高端要素推动金融产业加速聚集,不断提升...

儒商大会|威海:孔凡萍带队在济南开展招商对接活动

儒商大会|威海:孔凡萍带队在济南开展招商对接活动

  3月28日,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孔凡萍带队在济南开展招商对接活动,拜访部分重点企业,紧扣威海市发展定位开展深入洽谈合作。   在山东能源集团,孔凡萍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进行座谈,围绕产业合作开展洽谈对接。孔凡萍说,威海自然生态优良,产业结构合理,绿色低碳、创新开放的特点鲜明,部分企业与山东能源集团在发展业务上高度契合。真诚欢迎山东能源集团...

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济南探索实施“双链长制”

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济南探索实施“双链长制”

  日前,济南出台《关于开展招商引资“九大行动”的实施意见》。8月3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构建完善“投促+部门+区县+园区”招商工作体系,对各产业招商主管部门2022年度工作目标、重点招引方向、具体工作措施都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市投资促进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涛介绍说,《实施意见》中的每项任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很多任务都要靠...

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槐荫区党政考察团赴北京招商

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槐荫区党政考察团赴北京招商

  4月14日到15日,槐荫区党政考察团赴北京开展考察招商,精准聚焦打造“槐荫现代化产业体系2.0升级版”,与知名企业、科研院所深入交流,推动务实合作,为“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注入槐荫动力。   两天行程推动完成三个项目签约落地是此次北京之行的重要收获。槐荫区与国内500强之一的中国远达集团签约,旨在推动双方在资产并购与处置、资产运营...

医药产业规划_产业链招商_产业地图_园区规划_药智产业大脑

医药产业规划_产业链招商_产业地图_园区规划_药智产业大脑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咨询、招商、数字化、落地运营一体化服务   数据驱动顶层设计,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   企业资源+品牌会议精准接洽,助力产业招商   基于大数据构建产业大脑,助力产业链现代化   线上线下资源集聚和创新服务,赋能企业发展   国内蕞系统的医药信息资源,为政府战略决策与产...

华润置地·山大产业科技园

华润置地·山大产业科技园

  华润置地山大产业科技园简介 华润置地山大产业科技园,济南首个践行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示范性科技园区。聚合山东大学科研优势、华润七大产业、市中区优势产业集群三大资源,充分整合产学研各界力量,与中央部委、济南市、区各级部门紧密配合,与相关主体互利合作,瞄准国际前沿科技,致力构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园区产业与济南南控战略相得益彰的发展体系,成为环渤海区高端产业、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资源聚集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