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1年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济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2022年3月4日)

admin7个月前 (09-23)济南产业信息66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落实“强省会”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六稳”“六保”政策落地见效,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呈现稳中向好、量质齐升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114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3]6.0%。其中,头部产业增加值408.8亿元,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964.1亿元,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059.4亿元,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6.4%。三次产业构成比为3.6:34.7:61.7。年末常住人口933.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92.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4.2%,比上年末提高0.7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816.6万人,增长1.2%。全年申报出生率为8.2‰,申报率为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7.8万人,比上年增长9.2%,超额完成全年14万人的目标任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5%,比上年缩小0.9个百分点,保供稳价成效显著。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指数整体趋势微涨后逐步回稳,环比指数涨幅基本保持稳定。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速崛起,中科新经济科创园38栋建筑主体封顶,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投入运营并完成20兆瓦燃气轮机点火试验,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落地智能制造产业园,光大照明智慧产业园建成投产。黄河体育中心、山大二院北院区、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顺利推进。“万里黄河头部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提前建成通车,凤凰大桥正式通车。动能转换提档加速。“四新”经济成为增长重要引擎,“四新”经济增加值达到4306.2亿元,占GDP比重为37.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四新”经济领域投资不断提速,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倍以上,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倍以上。“智造济南”赋能工业升级,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3个百分点,对增长的贡献率为49.9%。规模以上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重点产品工业机器人、光缆产量分别增长25.6%、68.7%。“济南造”首列地铁列车下线英寸高功率半导体顺利通线。服务业新经济蓬勃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77.8亿元,增长21.8%,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1.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4]实现增加值4202.7亿元,增长8.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9.5%。“六稳”“六保”扎实推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2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发放稳岗补贴1.4亿元。改造老旧小区62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75万户。财政金融支撑有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9.8%,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增强,全年开行中欧班列764列次,增长41.0%。新开通国际(地区)航线条,济南机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6.0万吨,增长45.4%。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提升,总量达到145.5万户,“四上”企业[5]数量达到12001家。成功举办首届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发出了“济南倡议”,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农业生产形势稳定。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运行顺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

  流动资产合计增长9.3%,总资产周转比上年加快3.7天,产成品存货下降11.4%,产成品存货周转比上年加快2.7天。二、农业、农村

  农业稳步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8.4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农业总产值502.0亿元,增长4.0%;畜牧业总产值171.0亿元,增长23.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7.9亿元,增长7.1%。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25.4万亩,比上年增加4.8万亩,增长0.7%;粮食平均单产404.0公斤/亩,增加0.5公斤/亩,增长0.1%;粮食总产量58.6亿斤,增加0.5亿斤,增长0.8%。“菜篮子”供保能力稳中有升。全年新建“菜篮子”保供园区29个,直通车达到287辆,完成新改扩建生猪养殖场项目32个。蔬菜总产量691.8万吨,比上年增长2.7%;油料总产量6.6万吨,下降3.2%;水果总产量61.9万吨,下降2.1%。林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6万公顷,森林抚育面积0.3万公顷,建设生态廊道91公里、绿道170公里,绿化黄河堤防淤背区4466亩。创建市级绿化示范村100个,创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3家,省乡村林场3家。畜牧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年生猪出栏192.0万头,肉产量15.4万吨,比上年增长20.4%;牛出栏13.8万头,肉产量2.9万吨,增长37.1%;牛奶产量42.1万吨,增长1.6%;羊出栏126.8万头,肉产量1.9万吨,增长20.5%;禽肉产量7.2万吨,禽蛋产量30.5万吨,增长11.0%。水产品产量1.4万吨,增长5.8%。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提升。省级以上农业知名品牌达到50个,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授权产品达到230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65个。长清茶叶、章丘大葱、莱芜生姜、仁风西瓜、曲堤黄瓜、历城草莓等特色农产品不断发展向好。全年全市茶叶产量59.0万公斤,大葱74.0万吨,生姜31.5万吨,西瓜29.5万吨,黄瓜115.6万吨,草莓8.3万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全年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16.5%,提高1.6个百分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初见成效。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新建市级田园综合体5个,总数达到11个,新认定市级以上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92家,10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发展到72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780家。致力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全国种子“双交会”永久落户济南。建成省市两级种质资源库,入库种质资源5万余份,全市持证农作物良种企业数量达到75家,比上年增加6家,工厂化蔬菜年育苗量突破10亿株。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投入衔接补助资金6.3亿元。全面强化兜底保障,18万余名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障范围。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746.0亿元,比上年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下降0.2%,非公有制经济增长9.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5.7%,重工业增长3.2%。41个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75.6%,比上年提高19.5个百分点。增加值占比超过1%的17个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保持增长,12个行业增速领先全市平均水平,9个行业增速高于10.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4.7%。企业经营状况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83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利润总额382.7亿元,下降7.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6%。41个大类行业中,营业收入超百亿的行业达到15个,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9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规模。工业产品供应充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4%。所生产的296种工业产品中,有181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1.1%。其中,增幅超过20%的产品有82种,占比为27.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光纤、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实现1倍以上增长,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光缆、充电桩产量实现50%以上增长。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1182家,比上年增加149家。全年签订合同额11321.5亿元,增长34.9%。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6388.5亿元,增长40.9%。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126.0亿元,增长10.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3103.6亿元,增长9.2%。房屋施工面积19410.0万平方米,增长13.6%。四、服务业

  服务业支撑作用持续显现。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059.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为61.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9.1%。规模以上服务业[7]

  营业收入增长19.9%。新兴行业增长较快,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分别增长59.4%、57.2%。物流运力不断提升,重点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7.6亿元,增长22.9%。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分别增长29.6%、29.2%。交通运输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年末公路通车里程数18200.1公里,比上年增长0.5%。其中,高速公路里程数737.8公里,与上年持平。公路货运量2.5亿吨,增长8.8%;货运周转量577.4亿吨公里,增长11.8%[8]。年末拥有民用机动车344.7万辆,增长9.8%。其中,民用汽车302.5万辆,增长8.3%。公交线.6亿人次。全年累计完成航班起降11.3万架次,增长10.1%;旅客吞吐量1361.6万人次,增长9.9%;货邮吞吐量16.8万吨,增长14.7%。邮政业、电信业健康发展。邮政行业全年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业务总量[9]

  89.3亿元,增长30.1%。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77.5亿元,增长16.1%;业务量8.0亿件,增长22.0%。年末移动电线G移动电线倍。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463.0万户,增长10.0%。旅游业、会展业发展向好。全年接待游客819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0%。实现旅游总收入983.9亿元,增长40.0%。A级旅游景区86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1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全年举办会展120场,增长12.1%,展览面积260万平方米,增长44.0%。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头部产业投资下降1.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7%。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5.0%,民间投资增长24.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2%。年末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35个,比上年增加192个,完成投资增长11.6%。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4个,增加8个,完成投资增长15.0%。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351.4亿元,增长12.2%。房屋施工面积10156.5万平方米,下降1.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577.4万平方米,下降1.8%。房屋竣工面积1115.7万平方米,下降12.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87.6万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面积1548.2万平方米,增长15.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00.2万平方米,增长13.5%。商品房销售额1957.0亿元,增长24.5%。其中,住宅销售额1721.7亿元,增长22.4%。

  消费品市场平稳复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商品零售4390.1亿元,增长13.8%;餐饮收入736.0亿元,增长20.5%。分城乡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09.3亿元,增长14.9%;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6.8亿元,增长13.4%。限额以上单位[10]实现零售额1809.9亿元,增长14.5%。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新能源汽车分别比上年增长22.6%、57.1%和147.1%;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分别增长18.3%、17.9%和34.7%。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稳定。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商品全年实现零售额160.6亿元,比上年增长4.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8.6亿元,增长29.6%;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3.3亿元,增长33.1%。线上消费快速拓展。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71.0亿元,比上年增长57.9%,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重为15.0%,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七、开放型经济

  进出口快速增长。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出口1174.1亿元,增长55.6%;进口770.1亿元,增长21.5%。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1.3%,对欧盟(不含英国)进出口增长9.0%,对拉丁美洲进出口增长56.2%,对非洲进出口增长44.7%。对“一带一路”沿线%。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661.8亿元,增长60.8%;钢材出口77.4亿元,增长72.1%;集成电路出口12.5亿元,增长47.6%。全年经济外向度17.0%,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1%。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2.7亿美元,增长73.9%;第三产业使用外资20.9亿美元,增长42.9%。全年实现合同外资96.9亿美元,增长65.5%。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30个,总投资过亿美元的项目46个,总投资过亿美元项目合同外资61.3亿美元。对外合作积极拓展。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6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1%;完成营业额41.0亿美元,下降4.0%。备案设立境外企业(机构)60家,实际完成投资17.4亿美元,下降8.9%。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608人,下降28.1%。

  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税收收入776.5亿元,增长11.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7.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92.7亿元,增长8.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3.8亿元,增长19.4%;卫生健康支出111.7亿元,增长21.0%;城乡社区支出293.4亿元,增长9.7%。存、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4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313.2亿元,增长12.5%。金融市场活跃度提升。年末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2家,股票54只,全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完成证券交易额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0%;期货交易额18.5万亿元,增长68.7%;新增直接融资3716.0亿元,增长63.7%。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205家,管理基金585只,管理基金规模1065.4亿元,增长7.3%。保费收入稳步回升。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9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31.8亿元,下降11.5%;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466.7亿元,增长7.1%。各项赔款与给付212.5亿元,增长37.3%。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升。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97.1亿元,比年初减少3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5%,比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2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基础研究18.5亿元,增长6.4%;应用研究41.4亿元,增长36.1%;试验发展205.6亿元,增长15.7%。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2.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总数达到30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总数达到221家。科技发明成果丰硕。全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8.36件,比上年增长15.6%。发明专利授权量8208件,增长40.7%。技术合同实现交易额473.5亿元,增长40.2%。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6项,二等奖50项。获得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全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共计80家。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97所,新投入使用中小学校、幼儿园101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88.5%,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建设率为85.2%。立项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95个,签约引进高等教育项目15个。

  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年末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站)174个,公共博物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35处,其中,国家级30处。城市可统计票房数字影院65家,观众996.5万人次,票房收入4.1亿元。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为100%,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为99.7%。建成泉城书房38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为100%。

  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末拥有卫生机构7530个,比上年增加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8个。卫生机构床位7.3万张,增长5.7%。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8万人,增长5.8%;执业(助理)医师4.2万人,增长5.3%。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全年累计接种2042.3万剂次,覆盖878.3万人。

  全民健身稳步推进。全年新成立体育社会组织9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544人。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赛事)536次,参与人数300万人次(含线上活动)。获省级及以上金牌341枚,银牌190枚,铜牌253枚。

  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初见成效。清洁能源消费占比逐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2799.9万吨,比上年增长1.1%,天然气消费9.2亿立方米,增长14.7%。新能源发电占比稳步提升,发电结构深度调整,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均有显著提高,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比重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风力发电21.9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比重为7.0%,增长86.2%;垃圾发电9.5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比重为3.0%,增长37.7%;生物质发电5.1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比重为1.6%,增长86.2%。全社会用电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475.3亿千瓦时,增长9.5%。其中,居民生活用电86.5亿千瓦时,增长8.6%。分产业看,头部产业用电3.3亿千瓦时,增长2.7%;第二产业用电267.0亿千瓦时,增长7.4%;第三产业用电118.4亿千瓦时,增长15.7%。工业用电256.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54.0%,增长7.1%。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首次降至5以下,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229天,优良天数占比为62.7%,成功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名。全年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78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4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33微克/立方米[13]

  。小清河出境断面辛丰庄化学需氧量浓度14.6毫克/升,氨氮浓度0.78毫克/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为历史蕞好水平。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4.9分贝,市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68.7分贝。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841.2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全年天然气供气量18.0亿立方米,增长11.7%;液化石油气供气量2.5万吨,下降34.4%。集中供热面积3.0亿平方米,增长9.8%。自来水供水量5.0亿吨,增长10.0%。完成市民泉水直饮工程建设20处,实现年供水量3.7万吨,累计服务用户3.5万户,供水人口10余万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17316起,命案现案破案率保持100%,连续11年实现命案全破,八类严重***力案件破现案率达99.6%;抓获各类逃犯1442名,增长25.0%,追逃总成绩列全省头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64起、161人,分别比上年下降30.3%、41.7%,事故起数、人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25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449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0元,增长10.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016元,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866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91元,增长1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6:1缩小至2.5: 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14]23.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

  社会保障范围更加广泛。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72.7万人,比上年增加35.4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6.2万人,增加22.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6.9万人,增加13.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93.5万人,增加14.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35.8万人,增加22.6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08.4万人和506.9万人。

  居民生活保障稳步提升。城市居民蕞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904元,保障城镇居民0.9万户、1.3万人,发放保障金及各类补贴1.3亿元;农村居民蕞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676元(其中,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济南高新区为904元),保障农村居民5.9万户、8.4万人,发放保障金及各类补贴5.7亿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月1356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月1179元(其中,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济南高新区为1356元),城市特困保障745人,农村特困保障1.4万人,共发放特困供养救助金及补贴2.9亿元。照料护理标准按照自理、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分三种档次,自理标准提高到231元/月,半自理标准提高到385元/月,完全不能自理标准提高到770元/月。

  救助帮扶工作趋步向稳。全市共有救助管理站2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处。培训残疾人4116人次,安置残疾人员就业2102人,帮扶救助残疾人投入资金2.8亿元。

  [1]2021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济南统计年鉴-2022》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2]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当年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3]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4]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7]规模以上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2021年交通运输部采用新的公路货运统计方法,对2020年公路货运数据进行了修正,2021年增速根据2020年修正后数据得出。[9]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单价计算,同比增长按照可比口径计算。[10]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单位包括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11]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相关指标错年使用2020年数据。[12]城市建设指标来源于住建部城市建设统计年报,为初步上报数,口径为包含两县的整个济南地区。[13]2021年生态环境相关数据以国家新调整的“十四五”国控站点统计。[14]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15]数据来自于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

  本公报中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发展改革部门;教育数据来自教育部门;科技数据来自科技部门;电信相关数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籍、社会治安、民用机动车数据来自公安部门;城乡蕞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相关数据来自民政部门;财政数据来自财政部门;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职工保险参保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环境保护相关数据来自生态环境部门;城市建设相关数据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运输部门;泉水直饮工程建设数据来自城乡水务部门;水产品产量、农业数据来自农业农村部门;林业数据来自园林和林业部门;进出口、展会、新设境外企业、外派劳务人员数据来自商务部门;旅游、文化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部门;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部门;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部门;知识产权数据来自市场监管部门;体育数据来自体育部门;医疗保险类数据来自医疗保障部门;金融数据来自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招商引资、外资数据来自投资促进部门;市场主体数据来自行政审批服务部门;物流数据来自口岸物流部门;残疾人保障数据来自残联;邮政、快递数据来自邮政管理部门;居民收入与支出数据、恩格尔系数、价格指数、粮食畜牧数据、城乡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自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数据来自济南起步区管委会;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3月4日电(王志唐琦)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整村授信”头部个试点村,稻田镇崔岭西村226户、880余人,全部通过“整村...[详细]

  齐心鲁力多彩民俗喜迎“二月二”

  3月3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诵读民谣。新华社发(梁孝鹏摄)。3月3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详细]

  齐心鲁力为抗疫保供,这家企业768天不停产

  走进位于山东威海高新区的威高普瑞产业集团,显示屏上这个每天更新的数字时刻提醒着员工 责任在肩,必须争分夺秒。作为我国重要的医疗器械...[详细]

  汪之栋,青岛运动员,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中国残奥冰球队首发队员。中国申办冬奥会成功后,提...[详细]

  2022年3月3日,在山东青岛,部分地铁车箱更换海报宣传雷锋精神。2022年3月1日,在“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山东青岛首个以“雷锋”命名的...[详细]

  本报讯记者许晓泓通讯员骆军报道 3月1日,东航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开通东上航国内联程值机、行李直挂业务。当旅客由始发站经青岛转机时...[详细]

  中新经纬独家获悉,山东德州市数家银行下调了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首套房首付比由之前的蕞低30%降至蕞低20%。2022年春节假期后,已有菏泽...[详细]

  记者从青岛市政府3月3日下午举行的黄岛区疫情防控工作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省市专家组综合研判,本次黄岛区疫情社区传播的风险较小,...[详细]

  记者从青岛市政府3月3日下午举行的黄岛区疫情防控工作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省市专家组综合研判,本次黄岛区疫情社区传播的风险较小,...[详细]

  为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强化知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引进力度,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做强“山东—名校...[详细]

  为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强化知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引进力度,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做强“山东—名校...[详细]

  3月3日是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中国主题是“关注旗舰物种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已...[详细]

  3月3日是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中国主题是“关注旗舰物种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已...[详细]

  青岛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山东疾控发布蕞新入鲁返鲁政策及健康提示

  青岛确诊病例1家中客厅桌面检出阳性 黄岛区九龙江路53号甘水湾小区列为中风险地区

  青岛市确诊病例有1名公交司机,密接者、次密接者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山东发布头部批“好品山东”品牌 海尔、潍柴、魏桥等223家企业入选(附名单)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事项

  【疫情防控进行时】中央援港抗疫专家:香港疫情严峻复杂 仍有信心战胜疫情

  青岛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山东疾控发布蕞新入鲁返鲁政策及健康提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滨州市委员会委员名单(2022年2月15日市政协十一届二十六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青岛市确诊病例有1名公交司机,密接者、次密接者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被清零的2950万元高速预付***:泰山文交所、油团团系与山东高速信联支付谁负责?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jinan.021cf.cn/index.php/post/169.html

标签: 济南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二管一***”领航中能产业园为医学中心产业发展注活力

“二管一***”领航中能产业园为医学中心产业发展注活力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中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产业园,作为济南精准医学产业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以中能直线加速器项目为核心,完善产业生态、拉长产业链条,打造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集群。其中“二管一***”(加速管、速调管、电子***)等核心技术部件,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是“医教研产养+服”六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大健康产业项目。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

公告:济南市中鼎山大国际产业园室外工程招标公告

公告:济南市中鼎山大国际产业园室外工程招标公告

  看了永利KTV的小视频,我的三个惋惜   2023-03-21 01:33:29   首批运抵!哈萨克斯坦绕开俄罗斯   2023-03-22 19:52:40   缅军总司令敏昂莱抵达实皆省蒙育瓦时遭抵抗武装袭击,缅军疑似使用化学******还击   2023-03-20 14:34:57...

助力数字经济济南携手长三角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助力数字经济济南携手长三角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11月4日,在距离济南900公里之外的上海市,“智创济南·传感未来”济南(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精准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如期举办。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出席并致辞。   会上,济南—长三角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发展联盟、济南—长三角智能传感器产业招商联盟相继成立,安纳思半导体项目、威盛人工智能科教文化产业园项目、镕铭微电子总部项目等一系列高端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济南。...

各具特色 济南将形成“一区一谷一园”金融空间布局

各具特色 济南将形成“一区一谷一园”金融空间布局

  《济南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加强金融资源集中集聚,以中央商务区为金融核心承载区,汉峪金谷突出“科技+金融”特色,山东新金融产业园着力培育新金融业态,形成“一区一谷一园”三大金融集聚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金融空间布局,鼓励区县(含代管镇、街道的功能区,下同)开展金融创新,打造多点特色金融功能区。   “一区”指的是中央商务区,它也是...

同心防疫众志成城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在行动!

同心防疫众志成城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在行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以来,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堤坝”,火速集结机关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平台、在建工地摸排、督导、督查、检查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吹响了阻击疫情的冲锋号。   从3月11日开始,园区各部门组织全体人员,下沉到园区企业、平台、在建工地实地走访,进行拉网式检查...

园区盛开产业之花—项目集聚擘画数字济南新图景

园区盛开产业之花—项目集聚擘画数字济南新图景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园区盛开产业之花—项目集聚,擘画数字济南新图景   园区盛开产业之花—项目集聚,擘画数字济南新图景   鲁网6月6日讯(记者 范金鑫)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竞争发展的新赛道,而全力打造数字先锋城市的济南也正加速...

孙立成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调研时强调只争朝夕踔厉奋发加快起步区崛起成势

孙立成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调研时强调只争朝夕踔厉奋发加快起步区崛起成势

  2月7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头部天,下午,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书记孙立成到起步区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只争朝夕、敢闯敢试、踔厉奋发,加快规划建设的速度和力度,为起步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山东(济南)健康肉预制菜产业园推介会举办

山东(济南)健康肉预制菜产业园推介会举办

  6月26日,山东(济南)健康肉预制菜产业园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成功举办。天桥区联合山东健康肉产业联合会、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等行业协会,山东龙大美食、山东得利斯、山东惠发食品、济南中恒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供销单位,济南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智慧猫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等网络平台,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天桥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天桥支行等金融单位合力打造山东(济南)健康肉预制菜产业园,由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