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牵引动能澎湃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向未来
济南高新区临空经济区位于泉城东北部,黄河、小清河两河环抱,紧密包围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两核”“五组团”之一,是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的重点区域。“连天接地、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决定了临空经济区在济南市“走在前、开新局”中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
临空经济区2016年启动建设,作为济南高新区蕞“年轻”的产业园区,临空经济区如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找准定位,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
五年来,临空经济区畅通经济循环,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成为对外开放桥头堡。区域集聚外资企业53家,是长江以北首家国家级中德企业合作区,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永久会场。园区委托戴德梁行、法布劳格、SBA公司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设计;依托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保区、“侨梦苑”等开放平台,高水平建设中欧(济南)绿色制造产业园、国际招商产业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RCEP成员国合作,作为核心单位参与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城市申报,助力济南成功入选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引进德国工商大会、费斯托(中国)有限公司、德国手工业协会三大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共建“德国实战教学”基地。
五年来,临空经济区发展基础愈发坚实,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临空指向性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构建“两翼七板块”的空间功能布局。其中,北翼是产业发展区,突出“产业”功能,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2个板块,也是项目建设的集中区域,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半导体、宏石激光等17个优质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南翼是综合服务配套区,突出“服务”功能,包括航空商务服务、国际物流贸易、现代物流产业、综合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5个板块。
截至目前,园区落地企业13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项目17个、中国500强项目21个,规上企业122家,用工约3.5万人。
五年来,临空经济区不断激发和释放产城融合红利,产城融合新城区日新月异。作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承载区,片区依托黄河生态文化建设,突出“黄河文化+自然风光+经济”协同发展,产城融合蓝图徐徐展开。稼轩文旅城以稼轩文化为核心、文旅产业为支撑,使千年稼轩故里重焕新生,形成继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之后的济南文化旅游第四极、全国辛弃疾文化展示中心、文旅健康产业样板、临空经济产城融合示范区。
五年来,临空经济区坚持党建引领,铸就“红色引擎”,“党建+园区”“党建+产业”模式不断巩固提升。园区将党的建设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在构筑黄河安澜屏障、增进民生福祉、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堡垒作用,构建党建引领、产业集聚、人民群众幸福安居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临空经济区建设省内首个“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站”,打造“四位一体”党建模式,与驻地徐寨村党建结对子,城乡共发展的做法被媒体刊文点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通过成立外资企业联合党支部等措施,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园区荣获济南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园区企业服务部获评济南市蕞美战“疫”女性集体,以园区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为背景的《榜样》党建纪录片,成为全国党员学习的教材。
●矢志创新,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
7月16日,临空经济区的济南弗迪电池一期投产。该项目的正式通线将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链强链。弗迪电池项目一期和二期总用地1150亩,总投资约100亿元,规划建设16条动力电池生产线GWh/年。济南工厂将成为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主要生产基地。
除了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头捷报频传。2022年,临空经济区充分发挥“创智空间”效用,为驻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服务。截至目前,园区2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融资,3家企业正在走审批流程;4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并完成初审;深挖技术合同登记企业资源,组织入库企业30余家;组织森峰申报山东省独角兽企业、福士等7家企业申报山东省瞪羚企业、翼菲等4家企业申报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今年以来,临空经济区引进签约重点主导产业项目6个,其中中国500强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合同投资额66.6亿元、利用外资9945万美元。重点项目中,既有全球新能源头部企业比亚迪投资过百亿的动力电池生产项目,还有国内技术首创、行业领先的迈伦逸品高端检测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还有解决高层建筑、石油化工、大空间大跨度等灭火救援世界性难题的山东大兵应急救援项目,以及全市首个综合能源利用项目等。
此外,园区还全力推进中信网络总部、中外运华北总部基地等央企总部,以及日本伊藤忠、法国埃顿集团产业园、美国海湾安全技术、德国福士汽车零部件亚太总部等21个优质重点项目,涵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
●勇当先锋,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2022年以来,临空经济区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牢牢把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融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全力申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河战略济南国际生态港PPP项目多点开花。该项目总投资98.99亿元,建筑面积98.16万平方米,是起步区内蕞重要的引爆性项目之一,也是全国率先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获得授信85亿元,顺利完成融资交割,综合污水处理厂、天玑路、航天大道、蒋徐路、综合管廊等子项目开工建设,人才公寓、国家实验室等项目即将开工。
“知识产权+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赋能发展。抢抓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重大机遇,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站建设,以知识产权创新驱动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园区规上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合计4435件,发明专利有效量571件。其中,维持10年以上的高价值专利51件,占总体有效发明量的8.9%,多家企业积极申报专利导航项目,将加速打造一批前沿技术成果、带动一批未来产业。
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不断缩短与世界的距离。临空经济区积极整合“四港”优势,打造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货运航空基地和仓储物流分拨基地;支持山东航空组建货运航空公司,补齐货运短板,壮大运力规模,吸引国内外知名货运航空、货代、物流等企业进驻,推动航空运输及相关企业集聚发展;聚焦陆海空联通,结合“四港三区”“空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构建内陆沿海双向开放枢纽、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从一片郊野之地起步,书写壮阔的创新发展文章;在一张白纸上擘画蓝图,用汗水浇灌一座产业新城。五年来,临空经济区“走在前、开新局”,其时已至、其势已成。着眼未来,临空经济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紧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切实发挥高新区“五区叠加”优势,加快推进临空经济示范区申建,打造制造业国际合作样板区,为济南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形起势、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韩霄鹏 通讯员 李光辉)
原标题:项目牵引,动能澎湃 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向未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