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跨越三个500亿关口济南高新区将打造“一谷两园”中央科创区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颖军
连续跨越三个500亿关口,经济总量十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9.8%。10月11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勇当排头兵 建设强省会”济南市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聚焦济南高新区,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任广锋介绍了济南高新区十年来的发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南高新区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GDP占全市比重达13.2%,比2012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排名第二,全省高新区排名头部,2018-2021连续四年荣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数据,勾勒出十年来济南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轨迹:地区生产总值由444.2亿元跃升至1510.3亿元,连续跨越三个500亿关口,经济总量十年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5.53亿元增长到148亿元,十年翻了两番多,财政收入增幅自2017年连续五年在济南市收入过百亿区中位居头部;固定资产投资十年年均增长16.7%;服务业增加值由180亿元增长至 769.6 亿元,年均增长17.5%;金融业增加值由7.8亿元增加到95.76亿元,年均增速28.5%;各类金融机构由68家跃升至637家,十年增长了8.3倍;集聚上市挂牌企业119家,数量稳居济南市首位;集聚10家“中科系”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十年增长近8倍
下一步,济南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充分借助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利好,力争通过6-7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再造一个新高新。力争5年左右时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国家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2家以上,R&D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力争2030年前,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级。
作为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布会上,济南高新区提出按照“1+435”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数字赋能、服务实体、募多退畅、双向开放”的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相互协同。
“1”即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发挥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五区叠加”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产业集聚、金融赋能“一体发展”。
“435”中的“4”,即打造中央科创区(CTD)、“园区通”科创金融智慧服务平台、科创金融论坛、创投平台公司“四个平台”。据悉,济南高新区将在以舜华路为中轴线,北起会展中心、南至华奥路、东至开拓路和凤凰路、西至崇华路和浪潮路的约6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中央科创区,布局建设“一谷两园”。“一谷”即汉峪金谷,“两园”分别是齐鲁软件园数字产业创新园、会展中心创意产业创新园。
“435”中的“3”,即科创经纪人、CVC(企业风险投资)+DVC(园区风险投资)、三价(“人才团队有身价”“知识产权可作价”“成果转化能估价”)体系“三个特色模式”。其中,“科创经纪人”模式,由国有投资公司作为“科创经纪人”,与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面向辖区科技创新型企业收集科研需求,交由科研机构进行“合约化”立项研发,研发成功后转交需求提出企业实施产业化。同时,从科研机构筛选成熟科研项目,对接辖区内有条件企业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435”中的“5”,即金融组织、政策体系、载体建设、服务保障、人才队伍“五大支撑”。力争通过5年左右努力,逐步构建以风投创投、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中介服务组织、地方金融组织等为补充的科创金融组织体系,实现科技创新实力大幅跃升,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升,科创金融生态持续优化,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原标题:济南高新区将打造“一谷两园”中央科创区 连续跨越三个500亿关口,经济总量十年来年均增长9.8%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颖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