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实施“管委会+公司”模式加速产城一体助“北起”“有为管委”+“有效市场”起势黄河北
平台公司重点项目在天桥区云签约活动上签约。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过去两年,济南始终致力于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摸索过程中,不乏一些典型案例。
作为省级开发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以市场化思维摸索出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就是其中一个。
“管委会+公司”的运营模式下,园区管委会将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管理运营、片区开发、市场化服务等职能转由平台公司承担,管委会统筹负责区域内发展规划、产业促进、经济运行及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等协调服务职能,推动园区聚焦主责主业,并逐步向市场化、公司化管理转变。
这样,管委会剥离了开发运营职能,专耕“服务与管理”;公司负责融资开发,深耕“市场与运营”,携手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蹚出路子。
注入40亿元资产增强平台公司“造血功能”
“立足两者职能定位、促进两者协作融合、合力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这是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的初衷与核心。
一年多以来,园区上下凝聚了举全管委会之力支持公司发展的共识,先行先试、纵深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逐步厘清了管委会与平台公司的行为边界和工作职责,完善了公司组织管理架构,面向社会招聘了融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专业型人才,建立了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并按照“融资、开发、经营”一体化的市场运作体制,大力开展整合资源、经营资产、配套建设、地产开发等实体化运作,强化公司运营能力,提高造血能力。
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将原有公司整合归并,组建天桥财金国有平台公司,将符合条件的优质产业、资源、资产注入公司,壮大公司资产规模,已累计为平台公司注入资产约40亿元,进一步增强平台公司对外融资和自身发展能力。目前,公司已与多家金融机构签订了融资协议,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造血”功能持续激活,真正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
在“输血”“造血”的同时,平台公司也在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从过去单一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投资+建设+运营”业务组合转变,让公司通过实体化运作,蕞大限度增加有收入、有利润的市场化业务。今年年初,公司便与山东高速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济南总部及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总投资约1.5亿元,双方股权合作,共同运营,并计划联合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引入优质产业和人才团队。
“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从政策扶持、要素支撑、强化职能等方面,力促有为管委与有效市场的高度融合,为园区高质量发展铺好新路径。”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韩利师表示。
家底“大盘点”市场化激活“一池春水”
依托平台公司,园区同时启动了家底“大盘点”。
去年以来,充分发挥平台公司市场化职能,园区对自有资产进行依法处理和规范管理,加强对产权归属、低效企业、租金水平、合同约定、抵押融资、空置闲置等疑难问题处置,办理了部分房产证件,进一步盘活了资源,形成了有效资产。
目前,平台公司已成立了物业管理的子公司,运营管理厂房17.2万㎡,清理闲置厂房4.3万㎡,“这些闲置厂房就可以用来重新进行运营管理,理顺了产权归属关系,盘活了园区资源。”平台公司负责人梁卫防表示。
由内向外,公司致力于承接更多项目。围绕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方向,平台公司参与了基础设施建设、地块开发运营等业务。目前,已完成了由公司独立运作的梓东大道、华泰路东延、华丰路东延等道路建设工程,采用EPC、专项债等形式,减轻财政负担,缩短建设周期,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这里面,也不乏一些“网红”绿化项目。驱车在园区内,华盛路、鑫源大道、裕兴路、华丰路、舜兴路等道路两旁,万物吐绿、夏意葱茏。听周边村民说,到了秋天,梓东大道、鸿兴路、德兴路等道路两旁的金鸡菊、向日葵也将迎风盛开,绽放出一幅如诗画卷
“多重奏”布局携双子星之势,闪耀黄河两岸
壮大一座城,必须为产业提供“硬支撑”。在“管委会+公司”的布局中,平台公司正向“产城融合”的“多重奏”布局转型。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去年,为加快推进桑梓组团产城融合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园区管委会高起点、高标准牵头编制完成了《桑梓西片区12街区规划》。该片区的首开之作189地块商业住宅项目,平台公司已经启动建设,计划10月份开盘预售。作为天桥区在黄河北部头部个商业住宅项目,将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拓疆之作,对满足园区企业生活配套,提升区域产城融合水平有重要意义。
不仅在黄河北岸,公司还跳出园区,走向市场“闯出新天地”。今年以来,管委会充分发挥项目信息获取和促进、土地资源整理、项目选址需求等综合协调优势,平台公司迅速跟进,于5月7日“拿下”黄河南岸的东沙社区两个住宅地块,总占地面积约95亩,处于东宇大街以西、新沙北路以南,总建筑面积约21万㎡,将打造中低密度社区,满足多层次客户需求,计划明年4月份开盘预售。
“城市+产业”,公司市场化探索路径逐渐明晰。未来,公司将通过地产开发、项目运作不断强化滚动发展实力,争取利用2-3年的时间,成立盈利系统完善、经营收入可观,具备撬动更大规模产业资源和社会资本引入能力的市场化主体。 (本报记者 张素芬)
原标题: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实施“管委会+公司”模式,加速产城一体助“北起” “有为管委”+“有效市场”,起势黄河北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