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组织振兴是保障,人才振兴是支撑。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济南市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建立“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意见》,健全市、区两级“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专班推进体系,建立市、区、镇街三级工作网络,统筹抓好“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和“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工作,推动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大批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涌现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基层工作者,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镇域进行全局谋划,统筹整合乡村多方资源要素,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以产业发展为主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济南乡村振兴故事的实践者和讲述者。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开设专栏,将重点推出《镇长话项目》系列视频采访节目,听他们在乡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本期,让我们走进莱芜区苗山镇。
大家好,我是莱芜区苗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静。首先和大家介绍一下苗山镇的基本情况。苗山镇位于莱芜区东北部,总面积214.11平方公里,辖8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5.5万人,耕地面积15.5万亩。依托“南接主城、西连新城”的区位优势和“山、水、林、田、文”的资源优势,构建了“东西两翼齐飞、西部跨越先行”的发展布局。先后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山东省卫生乡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苗山镇持续擦亮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金字招牌,聚焦“一村一业、一村一策”产业项目,在主体培育、品牌创建等方面狠下苦功,优质农业新业态呈现出蓬勃生机。
一是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谋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沿水东路打造“一线五基地”农业产业布局,蜜薯、小黄姜、中药材种植和果蔬采摘面积达到6万余亩,构建起“东部小黄姜、中部丹参、西部果蔬”的农业发展框架。
二是多措并举迸发特色农业新活力。为加快蜜薯产业发展,大力支持5名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组建“青苗创客联盟”,流转唐上坡等5个村土地800余亩,建设育苗大棚10个、深加工车间5000平方米,引进薯条、粉皮等生产线条。通过搭建平台、创建品牌、开通直播,全力推介沙地蜜薯等特色农产精品,用品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2022年以来,累计销售蜜薯300余万斤,实现营收150万元,为3个村增加集体收入10余万元,带动200余人就业。
三是联村带农打造“一村一业”共富样板。充分发挥山好、水好的自然禀赋,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打造“一村一业”共富联盟。济南鲁赢粮蔬专业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种植西红柿、黄瓜等优质农产品,带动900多个农户发展蔬菜种植2000多亩,村民户均增收1.5万元,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山东御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下方山等4个村的土地1500亩,依托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技术优势,探索富硒红薯从研发、生产到深加工的全周期产业路径,带动村民就业100多人,村集体收入平均增加20余万元。
下一步,苗山镇将持续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以“一村一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提升农业产业能级、构建农业产业现代化等方面接续发力,久久为功,奋力谱写“长勺鼓韵,五彩苗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莱芜区苗山镇:聚焦“一村一业、一村一策”产业项目,推进优质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