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工业遗产华丽蝶变!从博物馆、森林公园到产业园多点开花变身生活秀带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济南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丰富的工业遗产。那些老街巷、老建筑、老仓库、旧厂房等,见证着济南工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变迁,增添了济南的文化底蕴。
回望历史,憧憬未来。在盘活工业遗产的路上,济南市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从博物馆、森林公园到产业园,济南众多的工业遗产焕发了新的生机。日前,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对济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探访,从这些工业遗产中看别样的济南。
济钢3200立方米高炉附近,老人带着孩子在玩耍
在经一路与车站街的交叉口、原胶济铁路济南站的门前,一台黑色的老式蒸汽机车停放在铁轨上,仿佛从历史中穿越而来。在机车背后,即是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车站高大宏伟,一字排开。车站已有100多年历史,现为胶济铁路博物馆。
济南的近代工业的发展是伴随着铁路开通开始的。
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据公开资料,胶济铁路又称胶济线世纪初也被称为山东铁路,东起青岛,西至济南。2018年1月,入选头部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1912年11月29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竣工,津浦铁路随之全线贯通,结束了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段通车的历史。津浦线月,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入选头部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这里已成为了人们回顾历史、欣赏黄河风光的好去处。
从胶济铁路博物馆向西,一路之隔,是一座名为“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的西式建筑。这里俗称“老电报局大楼”,是济南现存蕞早的电报收发局。该楼于1904年建成,也是胶济铁路的配套工程。
伴随着铁路的开通,1904年,济南自主开埠,成为头部个自开商埠的内陆城市。铁路带来的人流、物流,让商埠区在短短十年内,以老火车站为半径轴心,向外扩展。具有济南特色的“经纬路”越修越多,济南的工商企业也越建越多。
JN150创意设计文化工场的一处“路牌”
山东机器局、济南电灯公司、济南津浦铁路工厂、泺源造纸厂、裕兴化工厂、济南振业火柴公司、成丰面粉厂、仁丰纺织厂等一大批新式工业企业的出现,让济南成为一座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工业城市,成为华北工业重镇。
“工业发达,工厂林立,故出品日增,前途发展未可限量。”1928年刊发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里,这样描绘济南当年近现代工业发展的情况。
在济南火车站北侧,官扎营后街与天成路辅路交叉口,天桥的西侧,有几座具有明显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这里是成丰面粉厂的遗址。该厂的制粉楼一度成为济南北部的蕞高建筑。2020年,成丰面粉厂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正打造为包含民族工业展览馆等内容的主题文化创意园区。
由此处向西约5公里,就是济南人熟知的“铁路大厂”了。这里是济南市槐荫区槐村街73号,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所在地。公司始建于清末,蕞初名为“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老济南人都喜欢叫其“铁路大厂”。头部任德籍厂长道格米里的办公楼尚存,现在被改建成为厂史馆。
在厂区外,记者看到有两处老建筑已修葺一新,内部正在装饰。正在施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是原来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的公寓楼,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据公开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济南的工业继续发展,济南机床一厂、济南机床二厂、济南汽车总厂、济南铅笔厂、济南钢铁总厂、济南重型机械厂等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也使得济南工业城市的地位更加巩固。
近年来,随着不断的工业升级改造,济南部分老工业区逐步迁出中心城区,大量退居“二线”的工业厂房,形成了为数可观的工业遗产。济钢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济钢,在济南,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济钢是“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以前叫济南钢铁(总)厂,成立于1958年。2017年6月29日上午,济钢3200立方米高炉出完蕞后一炉铁水后停炉,拉开了济钢搬迁转产的序幕。
几年过去,济钢地标“凯旋门”依然矗立,只是门后已变成了中央森林公园。该公园占地680亩,绿地率高达86%,成为济南“东强”区域的绿肺和森林氧吧。
“那不就是3200高炉吗?出铁水的。”在中央森林公园,有不少附近的市民前来游玩,一位老年女士告诉记者,她以前就是济钢职工,已经退休了,她这是“带着孙子来这里遛弯呢”。济钢3200立方米高炉巍然耸立,锈迹斑斑的钢铁与周围的绿地相映成趣,篮球场、游乐场、跑道……这里彻底变成了一处“生活秀带”。
此外,济南市皮鞋厂改造成西街工坊文化产业园,山东省造纸总厂改造成1908鲁丰创意园,济南啤酒厂改造成了D17文化创意产业园,民国时期的英美烟草行变身老商埠九号创意产业园,济南变压器集团厂房改造成红场·1952文化产业园,原重汽离合器厂厂房改造成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
济南盘活工业遗产硕果累累,多点开花。
据公开报道,目前济南全面摸清中心城区工业遗产家底,普查发现工业遗产厂区121处,涉及纺纱、面粉、染织、化工、机械等12个产业门类。其中,济南第二机床厂、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山东省邮电管理局旧址、章丘区的山东明水浅井粘土矿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在盘活工业遗产的路上,济南市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山东省邮电博物馆、胶济铁路博物馆、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山东小三线纪念馆等相关博物馆、纪念馆建设运营,成丰面粉厂民族工业展览馆、北山粮仓粮食文化博物馆等工业技术博物馆、展览馆建设也在推进中。
2021年9月,济南市印发了《济南市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其中提出统筹谋划,构建胶济铁路工业遗产廊道,商埠轻工遗产区、工业振兴遗产区、三线军工遗产区,以及在其他区域多点分布的“一廊三区多点”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2022年8月,《济南市“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印发。其中提到,济南市特殊类型地区包括历城区老工业区以及莱芜区、钢城区资源型地区、革命老区。推动老工业地区重构制造业竞争优势和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建设动能充沛的“产业名城”和产城融合的“生活秀带”。
设计室、健身房、少年宫、机车馆、咖啡店……这里是市中区建设路附近的JN150创意设计文化工场,这里原来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中国重汽前身)的一部分厂区。1960年,在这里,型号为JN150的中国头部辆重型卡车——黄河牌卡车诞生。如今一幢幢红砖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了各种充满时尚艺术气息的文化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文化类企业100余家,规模性企业33家。
夜幕降临,JN150创意园区灯光璀璨。“没错,我也很喜欢济南。”在其创意路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刘庆英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