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发展跨上新台阶 济南高新区跻身国家高新区前十
近日从科技部传来好消息,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2021年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济南高新区由第13位上升至第10位,首次进入前十,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21年新修订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五个一级指标。济南高新区在指标评价体系中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排名前10)、“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排名第12位)、“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排名前10)、“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四个一级指标方面均有突破。据介绍,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新指标体系设计中突出了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质量、经济运行效率、产业竞争力、单位能耗与碳排放等定量指标,济南高新区在科研创新、高端产业、深化改革、绿色低碳发展、共享均衡发展等方面实现了“走在前”。
截至2021年底,济南高新区省级研发机构总量累计突破270家,位居省市各区县及开发区首位;“中科系”落地济南的15家机构中有10家在济南高新区;辖区高新技术企业1629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10;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达25家,在孵企业近2000家;2021年,经省科技厅公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超过2100家,同比2020年翻了一番……这就是济南高新区科创能力的成色。全球首款“国密算法高抗冲突物联网安全芯片”投片量产;作为国内首次采用“天基互联网+遥感小卫星”模式的创新型遥感应用项目,齐鲁卫星一号和齐鲁卫星四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落户,全国首张互联网医保结算单诞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济南高新区持续引项目、强产业、育生态,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千亿级产业规模,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2021年,济南高新区GDP总量首次突破150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8亿元,以全市3.1%的土地资源创造出13.2%的经济体量。
改革是济南高新区争先进位的关键一招。历经30年发展,济南高新区历经六次改革。新一轮改革后,高新区进一步精兵简政,部门由原来的17个缩减为现在的9个,管委会人员减少了大约1/3,形成国家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区叠加”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改革后新组建的审批服务部,依靠“三区叠加”优势,成为高新区打造蕞优营商环境的主引擎:全国首创“一箱双链”“即时审批”模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推广;“跨省通办”做法写入商务部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1)》。专程“打飞的”到深圳比亚迪总部对接,6天时间就完成了法定办理时限31天的审批流程,压缩时限达80%,为弗迪项目实现“四证连发”;为吉利整车等8个重点项目集中颁发分阶段施工许可证,省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项目通过分阶段施工许可提前6个月开工,预计可节省资金成本3000余万元……通过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济南高新区市场主体的改革获得感显著增强。2021年全年,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2.9万户,同比增长13.4%,新增企业1.6万户,同比增长5%。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济南高新区始终坚持的理念。济南高新区围绕实现‘双碳’目标,率先编制完成《济南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通过发挥高新区量子科技优势,成功研制颗粒物光量子雷达,建成全国首张光量子雷达大气监测网,在污染物检测、环保治霾等方面逐步实现产业化应用;通过聚焦产业绿色化,引进吉利新能源汽车等一批低碳制造企业,加速布局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产业。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济南高新区将开启新征程,牢记关于国家高新区发展要“又高又新”的重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勇担新时代使命,努力把济南高新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用奋发有为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